您好,欢迎来刺桐网!请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导航 | 新手上路 | 反馈建议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资讯 » 泉州要闻 » 古城韵味 » 华大讲堂走出校园 关注全球视野下闽南文化

华大讲堂走出校园 关注全球视野下闽南文化

2012-10-24 10:47  来源: 泉州网

《全球视野下的闽南文化》讲座,首次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服务社会”,辉煌的“海丝之路”,全球化贸易新篇章,闽南文化的先进性

23日,“华大讲堂”第32讲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举办。闽南文化研究知名学者汤锦台先生献上了一场名为《全球视野下的闽南文化》专题讲座。本次讲座是“华大讲堂”开讲以来第一次走出校园,实现了“走向社会,服务社会”的内涵延伸。
市委书记徐钢为汤锦台颁发“华大讲堂”主讲嘉宾纪念牌。市领导黄少萍、陈海基、杨俊峰、朱淑芳、周银芳、许昆贞、翁祖根、刘卫国等市委学习中心组成员,市直有关部门、各民主党派、在泉各高校负责同志及华侨大学部分师生参加讲座。
开放包容的闽南文化,在东西方文化交融的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留下了中华文化发展和传播的独特轨迹。汤锦台结合自身对中西方文化的研究,从全球视野出发,图文并茂地介绍了闽南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历程,展示了闽南文化与海洋文化千丝万缕的联系,讲述了闽南人乐观开朗、开拓进取的性格特点,阐释了闽南文化的传播对世界经济社会和文明发展作出的贡献。讲座为与会人员深入了解闽南文化,思考分析相关问题提供了有益借鉴,带来丰富启迪。
讲座举行的同时,还通过“华大讲堂”微博进行了现场图文直播。
闽南文化在全球视野下再度出发 访纽约两岸历史文化研究室主任汤锦台
昨晚,“华大讲堂”第32讲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举行,知名学者汤锦台作了关于闽南文化的专题报告;恰在前天即22日,《光明日报》刊登了另一位闽南文化研究专家林华东的署名文章。两位专家不约而同地将关注点聚焦在“全球视野下的闽南文化”,他们的论述各有建树,又相得益彰,同时也对闽南文化未来的发展提出不少宝贵建议。
本报“文化视野”专版今日特地刊发本报记者对汤锦台先生的专访并转载林华东教授的文章,以飨读者。
昨晚,纽约两岸历史文化研究室主任汤锦台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学术报告厅作《全球视野下的闽南文化》专题报告,这是“华大讲堂”的第32讲。汤锦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泉州作为闽南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在全球视野下要对宝贵的文化遗产重新认识、建构,再度出发,为进一步提升闽南文化的影响力,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再创辉煌。
汤锦台1945年生于台湾,现旅居美国,是闻名两岸的闽南文化研究学者,著有《大航海时代的台湾》、《开启台湾第一人郑芝龙》、《闽南人的海上世纪》等书,从全球视野论述台湾历史与闽南和客家文化,努力推动台湾社会建立正确的台湾史观。
闽南人开创辉煌的“海丝之路”
“闽南文化的核心是海洋文化,这与现在闽南人爱拼敢赢的精神一脉相承,这种文化特质开创了辉煌的‘海丝之路’。”汤锦台说,泉州是闽南地区历史最悠久的城市,近2000年的陆地开发和海外贸易史,给泉州留下了大量宝贵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既是泉州人民生活活动和保疆卫土的记录,也是中外人民海上交往的见证。
汤锦台说,早在唐末时期,泉州开始向海洋发展,在此基础上,泉州结合邻近闽南地区的外向型海洋经营开始萌芽。宋元时期,泉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城市,创造了辉煌的贸易史。据市舶司提举赵汝适的《诸蕃志》记载,南宋时期与泉州交往通商的南海与西亚诸邦,数量有50个以上,最远有亚丁湾周边的大食帝国辖下商人纷纷出入泉州。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商人们纷纷将我国的茶文化、丝绸文化、陶瓷文化传播到东南亚各国,也让敬祖、宗亲、寺庙、尊孔文化在海外生根发芽。
对于泉州20余年的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遗”之举,汤锦台给予充分肯定,他认为这是重新认识这段辉煌历史的重要举措。今后可以加强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共同申报的工作,这种做法过程冗长,但各国沿海城市抱团申报的本身就是对大众的宣传教育,也是相关城市行销的良策。

About QZCT - 网址导航 - 生活服务 - 同城分类 - 开心购物 - 天天特价 - 信息资讯 - 刺桐社区 - 网站地图
QZCT.CN版权所有©2018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闽ICP备110116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