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刺桐网!请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导航 | 新手上路 | 反馈建议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资讯 » 泉州要闻 » 泉州市区的供水格局将“三足鼎立”

泉州市区的供水格局将“三足鼎立”

2011-05-01 16:49  来源: 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
为了更好保障群众用水安全,今年我市将实施供水管网改造、自来水水质站增项、北峰加压站等项目,并规划建设泉南水厂三期和金鸡水厂。

从泉州自来水公司获悉,包括田安南路在内,安吉路、东海大街、洛秀南北主干道、万虹公路等处的供水管网已列入今年建设和改造计划。此外,我市将按照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检测要求,在现有的35项水质检测项目的基础上,增加71项检测项目。项目完成后,无论是出厂时还是管网输送工程中,水质都将进一步提高。

今后,泉州市区的供水格局将向“三足鼎立”转变,即由金鸡水厂(近期规模20万吨/日、远期规模40万吨/日)、金浦水厂(近期规模15万吨/日、远期规模30万吨/日)、泉南水厂(扩建为30万吨/日)向泉州市区供水,从而改变目前晋江以南由清濛水厂与浮桥水厂供水、晋江以北由北区水厂和泉南水厂供水的格局。目前金浦水厂已经投入运营,金鸡水厂和泉南水厂三期也正着手建设。北峰加压站将力争年底实现供水,届时洛江、台商投资区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将更有保障。此外,湄洲湾南岸供水二期工程已经完工,保障了惠安、泉港片区的群众生活用水需求和福建炼化一体化等重大工业项目的生产用水需求。晋江引水第二通道、石狮引水二期工程等一批民生水利工程正在加快建设。其中晋江市引水第二通道设计输水规模将达到21立方米/秒,16个标段已有6个开工。

工人冒雨观察查淤塞 三处雨水排水管道将清淤

从前天晚上至昨日,一场甘霖解除了我市沿海地区的旱情。市市政工程处的几十名工作人员也忙碌起来,在市区各个路段巡逻,及时清理被堵塞的雨水口,确保雨水能及时排尽。

要保证排涝系统正常运行,除了雨水口之外,还要保证雨水、排水管道的畅通。记者昨日从市市政工程处获悉,目前田安路(丰泽街至泉秀街)和城西环路雨水管道,以及津淮街东段(坪山路以东至东干渠)排水管道清淤工作已完成立项,正在进行前期工作。

“工作人员在巡查中发现这三处雨水、排水管道淤积量较大,若发生较大降雨,这些路段的积水将无法及时排出。”市市政工程处设施科负责人介绍说。据了解,田安路(丰泽街至泉秀街)雨水管道拟疏浚1.5公里,清淤量约2570立方米;城西环路雨水管道拟疏浚5公里,清淤量约1310立方米;津淮街东段(坪山路以东至东干渠)排水管道拟疏浚1.3公里,清淤量约4200立方米。

市市政工程处每年都会通过日常巡查、定期检查、下雨观察等方式,对市区排水系统进行检查,根据管道淤泥堆积程度安排管道清淤工作。一旦技术人员用仪器检测发现淤泥堆积影响排水,对淤积量少的当场清理,对淤积量大的上报申请立项。

“等前期工作准备就绪,就可以开始清淤。”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根据管道粗细选择人工下管道作业或机械清淤,尽量减少对市民通行的影响。

雨水还能怎么用?

作为水资源紧张的城市,泉州如何充分利用雨水,不让其白白流走呢?

今年市两会上,九三学社泉州市委员会提交了一份集体提案,建议编制“雨水利用规划”,在科学、合理、有效利用雨水资源的同时,达到指导排水系统建设、减缓城区内涝灾害等目的。

其他城市的雨水利用方式,对我市有借鉴意义。上海世博会上,构成世博轴的6个巨大白色阳光谷形似喇叭,连同两侧的绿坡一共有13万平方米的雨水汇流面积,这些集纳的雨水用于卫生间冲洗、道路冲洗、场馆清洗和绿化浇灌等。

合肥市滨湖新区的一个居民区建立雨水收集系统,对小区屋面和地面雨水进行收集,循环用作景观、绿化用水等。

美国水资源丰富,却不放弃雨水的收集利用。在得克萨斯州部分地区,一户普通人家靠房顶接收雨水,每年可收集到4万加仑以上的雨水,可供一家4口用大半年。

日本一些城市的建筑物上设计了收集雨水的设施,将收集到的雨水用于消防、植树、洗车、冲厕所和冷却水补给等,经处理后还可供居民饮用。

小工程促进 生活大改善

相比于“城市建设管理年”不少项目,雨水、排水管道清淤并不起眼,只是小工程。但这些管道埋在地下,默默承担着排水功能,作用不可小视。

汛期给城市带来充沛的水资源,也考验着城市的排涝能力。近年来,随着城市排涝系统的日益完善,除非大暴雨,大面积路面积水在我市已经少见,但局部路段及低洼地带的积水还是存在。雨水、排水管道就像是整个排涝系统的动脉。动脉堵塞,就是再多的雨水口、功率再大的抽水泵,也难以将积水排除。因此,消除积水,不仅要对积水节点进行改造,对排涝设施进行改造,更重要的是对现有的雨水、排水管道进行清淤,提高雨水排出效率,确保排水的畅通无阻。

改善和保障民生,是我们各项事业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在“城市建设管理年”里,除了推进城市经济跨越发展、提高城市形象和品位的大项目外,像雨水、排水管道清淤这种不需要投入太多资金,却可以切实改善环境的小工程,也是市民所需所盼的。只有“大”“小”结合,协调推进,我们的城市建设管理将从点到面更大改观。


About QZCT - 网址导航 - 生活服务 - 同城分类 - 开心购物 - 天天特价 - 信息资讯 - 刺桐社区 - 网站地图
QZCT.CN版权所有©2018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闽ICP备110116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