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刺桐网!请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导航 | 新手上路 | 反馈建议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资讯 » 泉州要闻 » 一日成名十年功显山露水塑名城

一日成名十年功显山露水塑名城

2006-09-12 17:57  来源: 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
泉州凭什么摘得“中国人居环境奖”?我市代表在京揭秘——

第五届世界水大会期间,泉州喜获“中国人居环境奖(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对此高度肯定。泉州凭什么摘得这一大奖?正在北京参加世界水大会的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人员用大量的幻灯图片形象地向联合国官员和各界嘉宾道出了其中的奥秘。

泉州市市政公用事业局局长庄建宁告诉大家,十多年来,在秉承闽南独特的建筑文化和环境艺术传统的基础上,泉州结合水环境治理和现代园林绿化建设,已经确立了“四山、两江、一湾、三环、一带、八团”的城市格局,一个徜徉在山水中的历史文化名城的形象越来越明晰。正是坚持“显山露水”造名城的规划理念,加上水环境治理上取得的傲人成绩,泉州顺理成章地摘得这一大奖。

15年不息滞洪排涝

又一次殊荣的获得离不开多年的努力。早在1992年,为切实解决中心市区内涝严重的问题,泉州就编制了《城市排洪排涝排水规划》,结合泉州市区的地形地貌,将市区的排洪排涝工程分为中心片区和北峰片区两大系统。

城市滞洪排涝改造工程在泉州保护建设中堪称浓墨重彩的一笔。1997年市区排洪排涝工程全面启动,斥资8.14亿元,历时5年,形成了市区排水、滞洪排涝系统,从而根治了市区常年内涝的问题。该滞洪排涝工程也由此于2000年荣获首届“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并于2002年入选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迪拜)奖40强。

改造后的城市内沟河水系长渠如练,碧波荡漾,不仅发挥了排水、排涝的重要功能,同时还是周边市民生活、休闲的好地方,沿河地价、房价持续攀升,有力地推动了泉州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目前,江南、城东片区,及浦西二期防洪排涝工程建设也正在继续推进当中。

6道市长令保护“四山两江”

晋江、洛阳江“两江”环绕,清源山、紫帽山、大坪山、桃花山“四山”拱卫,为保护古城泉州这种“天然形胜”的山水园林格局,市政府先后发布了6道市长令,明令加强对“四山两江”的保护管理,坚决取缔开山采石,挖山取土,实行封山育林,涵养水源,同时对山美水库及北渠进行水资源保护。

从2003年起,我市对两江流域水环境工业污染源进行了综合整治。在这次为期两年、被命名为“零点计划”的行动中,全市投入水污染治理的资金近18250万元,全市工业污染防治能力普遍得到提高。在工业污染源基本稳定达标的情况下,市政府又下发了《2005年晋江、洛阳江流域水环境保护与污染控制计划》,对影响流域水环境的工业、生活、农业、畜禽养殖等污染源的治理提出更高要求。

而从去年6月1日起正式颁布实施的《晋江、洛阳江上游水资源保护补偿专项资金管理暂行规定》,则开创我省上下游补偿的先例。通过下游8个县(市、区)经济受益区筹集资金,重点帮扶上游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环保项目的方式,两江流域上游地区保护水资源的工作得以深入开展。

与此同时,城市污水处理和洼地改造工作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宝洲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于2005年10月建成投产,其二期工程建成后污水处理能力将满足中心市区污水处理的要求,而东湖公园和西湖公园的先后建成更为市区增添了亮丽的风景。

近年来,结合内沟河河道疏浚、晋江流域整治和近海流域保护工作,泉州又把水环境整治和城市绿化、园林建设有机融合了起来,先后建成北环城河带状公园、五堡公园、鲤城江滨公园、石笋公园、江南公园、江滨体育公园、江滨北路带状公园、金山公园等主题景观公园,形成了融景观、文物保护、生态、休闲、文化、健身、娱乐、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开放式综合性滨水城市公园群。

而根据下一步的规划构想,晋江两岸以笋江大桥、泉州大桥、刺桐大桥为界,营造出田园风光、古城风光、滨水体育场所和自然生态湿地等各具特色的水系风光;洛阳江两岸景观将划分为洛阳桥闸以上和以下两个河流景观区,“两江”整治后的城市水环境,将与泉州历史文化名城相得益彰。□特派记者孙灿芬(本报北京9月11日电)


About QZCT - 网址导航 - 生活服务 - 同城分类 - 开心购物 - 天天特价 - 信息资讯 - 刺桐社区 - 网站地图
QZCT.CN版权所有©2018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闽ICP备110116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