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将加快中小学兼并和改扩建工作
2011-03-12 13:52 来源: 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两年内新增
学位6.8万个以上
现场会近两日在安溪举行,会议透露,从2005年开始,泉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已由7万人逐年增加至2010年的23.99万人,占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30.53%,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比较困难。
为缓解这些困难,2009年至2010年,泉州市已完成新扩建中小学18所,新增3.2万个学位。2011年至2012年,全市将继续新、扩建中小学32所,新增学位6.8万个以上。到2012年,全市将基本解决新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问题,以及56人以上的“大班”、66人以上的“超大班”现象,到2014年全市中小学班生额达到国家标准。
两年内新建
16所寄宿制学校
由于学校散、规模小,条件有限,很多农村学生无法寄宿,导致不少学生外租宿舍和睡大通铺。从2009年开始至2010年,泉州已撤并近89所中小学,新建寄宿制学校14所,新增寄宿生床位0.56万个。2011年至2012年,全市将继续撤并中小学111所,新建寄宿制学校16所,新增寄宿生床位0.64万个,到2012年全市多数中小学生可住上公寓式的宿舍,消除外租宿舍和大通铺现象。
“十一五”期间,全市共撤并中小学372所,闲置校舍70.8万平方米。对于撤并的中小学,将进行合理盘活,用于村办幼儿园、转化为成人教育和老人学校、用于文化卫生事业或进行拍卖置换。
实行直接责任人
终身负责制
根据2009年的排查鉴定,全市中小学需加固和拆除重建的校舍占当时学校总数的37.7%。为完成这些校舍的加固和拆除重建工作,今年全市需完成开工项目260个,面积51.54万平方米,加上去年在建的项目244个,面积60.8万平方米,共有建设项目504个、面积112.34万平方米。
为确保校舍建设质量,泉州将严格实行“直接责任人终身负责制”,落实“质量问责制”,做到“事前有规范、事中有监督、事后有检查、完工有管护”,将校舍建成质量高、安全性能好的民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