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刺桐网!请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导航 | 新手上路 | 反馈建议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资讯 » 泉州要闻 » 泉州:五年后建成250平方公里环湾区域

泉州:五年后建成250平方公里环湾区域

2010-12-06 21:02  来源: 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

□关键词 海湾城市

由“散”到“聚”

环湾一体化

视点:推进大规模城市建设、大范围城市更新、大力度城市环境整治,促进城市发展由“散”到“聚”、环湾沿江发展。

海湾城市框架形成。“一湾两翼三带”协调发展,城市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进一步优化,环湾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环湾区域建成面积250平方公里。

延伸:2008年,980平方公里的环湾区域建成区面积为133.51平方公里,2010年预计达150平方公里。而五年后的目标,将是250平方公里。

十二五”期间,泉州仍将大手笔推进东海、洛秀张坂、城东双阳、江南池店、北峰丰州等重点片区的开发建设,加快晋江滨江区域、石狮环湾区域、南安城市新区、霞美片区、惠安崇武山霞片区建设,促进周边县市的发展向环湾区域靠拢。中心城市的集聚力、辐射力和竞争力将不断提升。

推进大规模城市建设、大范围城市更新、大力度城市环境整治,促进城市发展由“散”到“聚”、环湾沿江发展。统筹2980平方公里泉州大都市圈发展,突出“980”环湾区域规划建设,加快泉州环湾沿江发展,推动环湾区域城市一体化发展。规划建设围头湾地区南翼新城,继续实施安溪、永春、德化“大城关”战略,形成“一湾两翼三带”协调推进、联动发展的新格局。

建好泉州湾跨海大桥、站前大桥、田安大桥、东海隧道和后渚至城东通道等一批重点工程。规划建设了东海、城东、江南、北峰、晋江滨江五大总部经济区,力争经过5到10年的努力,基本形成“总部企业集聚、科技含量高、现代服务业发达、功能配套齐全、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总部经济带。将抓好浦西万达、江南新区等8个城市综合体建设。

□关键词 交通体系

力争泉州晋江机场

对台直航

视点:把握交通条件变化和两岸关系改善带来的重大机遇,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港口资源,形成海港、空港、陆地港协调发展,服务支撑海西建设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

延伸:着眼于产业、港口、城市发展,集中力量建设“一环两纵三横六联”高速公路网、“一横三纵六支”铁路网,加快环湾区域城市轻轨、快速干道建设,推进干线公路、乡村公路升级改造,实现所有县城15分钟、大多数乡镇30分钟、边远乡镇60分钟可上高速公路,形成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为骨干的现代化集疏运体系。统筹港口规划建设,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公用深水泊位,完善港口综合配套设施,突破深水公共航道瓶颈,健全港口服务体系,优化通关环境,提高港口服务能力;着力培育国际航线,大力引进大型港口企业、航运企业和国际化港口服务企业,积极推动泉台港口紧密合作,力促泉州港口与国际大港对接,加快晋江、安溪“陆地港”建设,纵深拓展港口腹地。加快泉州晋江机场改扩建,力争泉州晋江机场对台直航,推进新机场前期工作。

□关键词 小城镇

形成一批新市镇

视点:扎实推进小城镇建设。“十二五”期间,要以15个省、市试点镇建设为抓手,用足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优惠政策,有序推进中心镇、建制镇规划建设,全力打造一批宜居宜业示范镇。

延伸:将高标准推进省、市试点镇建设,有序推进中心镇、

建制镇规划建设,形成一批新市镇。增强小城镇综合服务功能,加强小城镇公共设施建设,培育面向村庄的服务业,力促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向村庄延伸,充分发挥小城镇在连接城乡、带动新村、扩大就业、促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化小城镇建设的政策和人员、机构、资金等保障。

推动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关键词 产业基地

将实现超百亿企业

15家以上

视点:推动传统制造业高端化、规模化、国际化,建设世界纺织鞋服、石材产业基地和我国重要的石化、装备制造业、体育产业和光电信息产业基地。

延伸: “十二五”期间,要以“百千万亿倍增计划”为抓手,深入实施“百亿企业倍增计划”,实现超百亿企业15家以上;实施“千亿产业集群倍增计划”,实现超千亿产业集群5个;实施“万亿固定资产投资倍增计划”,力争累计完成投资1万亿元以上。加快建设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要积极培育发展生物与新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型产业。

□关键词 服务业

促进房地产业

平稳健康发展

视点:大力发展商贸流通、社区服务、文化娱乐等生活性服务业。

延伸:围绕产业转型升级,优先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专业会展、工业设计、文化创意、软件及服务外包,中介服务、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服务业和制造业联动发展;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适应居民消费升级需要,着力推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形成县域经济

新增长极

视点:提升县域综合实力,积极推进扩权强县改革,壮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力争县域发展继续走在全省全国前列。

延伸:推动沿海县域加强与中心城市的对接合作,进一步加快产业集中和人口集聚,加速向中等城市迈进;加快山区县域发展步伐,突出城关带动功能,积极引导资源要素向县城、重点镇集聚。创新区域开发模式和利益共享机制,推进国家级、省级园区跨区域扩容,加快县域重点开发区建设,积极发展“道口经济”,形成县域经济的新增长极。大力推动山海协作。

□关键词 农村发展

扶持农村小额信贷

视点: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将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基础上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延伸: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新型服务组织,提高农业经营的组织化程度。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和宅基地管理机制,建立农村旧宅基地复耕激励机制,健全征地补偿制度。扶持农村小额信贷,大力发展农村新型金融机构,扩大农业保险范围。

热点链接

□关键词 民营企业

推进民营企业“二次创业”。坚决破除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创新发展“泉州模式”、“晋江经验”,探索完善民营经济发展机制,全面提高民营经济发展水平,为推进泉州跨越发展再立新功。

□关键词 机构改革

“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公共服务和管理水平,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

□关键词 进口出口

要加快转变贸易发展方式,多元化开拓国际市场,不断优化出口结构,提高自主品牌产品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提高出口效益,变出口大市为出口强市。要鼓励进口重要装备、关键设备、核心技术和战略性资源产品。

□关键词 招商引资

力争引进一批世界500强企业、台湾百大企业,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要深入实施“回归创业工程”,规划建设上市企业创业园,引导上市企业返程投资,积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

□关键词 泉台合作

立足五缘优势,致力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建立促进泉台投资便利化、贸易领域拓展、产业深度对接、人员往来便捷、地方和民间对口交流互动等方面的有效机制,努力把泉州建设成为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

□关键词 现代产业

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和主要内容,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效益的战略重点。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坚持以工业理念发展农业,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

□关键词 制造业

“十二五”期间,要以“百千万亿倍增计划”为抓手,深入实施“百亿企业倍增计划”,实现超百亿企业15家以上;实施“千亿产业集群倍增计划”,实现超千亿产业集群5个;实施“万亿固定资产投资倍增计划”,力争累计完成投资1万亿元以上,推动传统制造业高端化、规模化、国际化,建设世界纺织鞋服、石材产业基地和我国重要的石化、装备制造业、体育产业和光电信息产业基地,加快建设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要积极培育发展生物与新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型产业。


About QZCT - 网址导航 - 生活服务 - 同城分类 - 开心购物 - 天天特价 - 信息资讯 - 刺桐社区 - 网站地图
QZCT.CN版权所有©2018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闽ICP备110116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