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足海洋文章培植港口经济
2006-07-19 16:39 来源: 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统筹港口开发
惠安港口资源是泉州建设亿吨大港的重要组成部份,海域面积120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41公里(占泉州大陆海岸线的33.5%%),自北向南拥有湄洲湾、泉州湾、大港湾和斗尾港、秀涂港、崇武港等天然良港,可供建港的深水、中级、浅水岸线长,规划岸线19.7公里,可建设各种泊位95个(其中深水泊位71个),主要港区包括斗尾、崇武、秀涂以及辋川、大乍、杜厝、东下坑等小港口或专业港区,天然深水建港优良岸线集中在东周半岛的斗尾和黄干岛,岸线资源储量大,其中斗尾港是国内除宁波北仑港外能建设30万吨级泊位码头的天然良港,被交通部规划为全国四大国际中转港口之一。
惠安将按照“整体规划、合理布局、梯度开发、分步实施”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地做好斗尾、秀涂、崇武港口的规划建设,尽快形成与世界航运发展相适应的规模化、大型化、集装箱化、现代化港口群。同时,统筹规划港口港区岸线及其周边陆域,以港口辐射和带动临港区域的空间拓展和经济聚集。发展临港工业
“随着泉州船厂、外走马埭围垦工程、原油码头、台商创业基地、惠南、城南、泉惠工业园区和洛秀组团等一大批重点项目的投产,将为今后惠安发展提供强劲后劲和增长空间”,惠安县县委书记李转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这样说道。港口的开发建设,将为惠安发展新兴产业提供一个机遇。惠安将发挥中化重油加工、泉州船厂关联性大、带动性强的优势,着力引进和发展石油化工、新型材料、电子机械、大型钢铁、船舶制造等产业,逐步形成临港工业规模效应,优化港口经济发展格局。
为此,惠安将优化泉惠石化园区建设,加快外走马埭围垦工程进度,为重化工业发展提供载体、拓展腹地。其中泉惠石化工业园区位于外走马埭围垦工程西北段以南围垦滩涂以及东桥盐场和辋川第二盐场,规划面积30.5km2,是福建省湄洲湾石化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建成以重油深加工、1200万吨/年高酸油炼化工程和石化下游产品为主的“中油化”业区。目前园区的招商工作正在加紧推进中,国内多家企业到现场考察、洽谈,已有中化重油深加工、树脂、顺干、丁二醇等项目落户园区。培育港口物流
为培育港口物流,惠安将大力打造斗尾石化港口物流仓储区、秀涂综合物流中心和崇武石雕石材物流中心,尽快形成便捷、高效的港口集疏运体系。秀涂综合物流园区项目位于秀涂港区,规划建设成集货物中转仓储区、加工配送区、多式联运式、装卸式、商务服务区、信息发布区、电子商务交易中心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物流园区,完善发展进出口贸易、通关、货物装卸、分拨配送等服务功能,将成为我市轻纺鞋服、五金电子、机械制造、建筑材料、食品工业等主导产业的主要集散地。
同时,惠安将引进和培育一批国内外现代化大型航运、物流企业,鼓励发展港口运输业、港口物流业,提升港口吞吐量,带动港口生产、贸易、运输、信息、旅游等方面协调发展,逐步构建海峡西岸重要港口和物流中心。
·本报记者曾绍洋通讯员邱锦溪李绍鹤实习生陈雄杰·
惠安县“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要大力实施大港口、大产业、大城区、大市场、大文化“五大发展思路”,着力打造港口经济、园区经济、旅游经济、绿色经济、品牌经济“五大经济体系”,全面构建县城科工贸次中心城市、洛秀现代化新城区、崇武对台经贸旅游区、斗尾临海重化工业区以及环大港湾到黄塘溪流域的蓝色和绿色生态观光农业产业带“四区一带”发展布局,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努力把惠安建设成为经济繁荣、民生宽裕、社会和谐、生态良好、城乡一体的海峡西岸现代化港口工贸旅游区。今年1-6月份,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4.15亿元,比增13.5%;财政总收入8.53亿元,比增25.3%,其中县级一般预算收入5.38亿元,比增33.2%,拉开了新一轮快速发展的序幕。本报今日起推出来自惠安的系列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