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重拼搏求发展攻坚克难结硕果
2006-07-20 18:45 来源: 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2003-2005年,全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地方级财政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5.3%、22.72%、28.64%,2005年分别达到132.5亿元、9.62亿元、5.46亿元;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573元,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1.5:48.6:49.9。
新增中国名牌产品2个、中国驰名商标3个、中国免检产品4个,形成了纺织服装、包袋制鞋、树脂工艺、机械电子等四大主导产业;成功引进一批大型商贸、金融项目,培育建成一批专业特色街(市);累计新批外资企业212家,投资总额23.77亿元,实际利用外资(验资口径)1.54亿美元,海关出口商品总值6.47亿美元。
城市化进程
明显加快
积极参与中心城区建设,先后投入22.8亿元,在辖区实施69个重点建设项目和45个为民办实事项目,其中配合市委、市政府实施25个城市重点建设项目,城市框架不断撑大,建成区面积不断拓展。积极配合抓好泉州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各项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城市卫生环境长效管理机制,城市环境卫生明显改观。加强城市环境保护,认真落实环保创模各项工作,着力推进环保创模“六大工程”,启动生态城区建设,不断优化城市生态环境。加大制止和查处城市违法占地、违法建设工作力度,取得初步成效。
新型社区建设
扎实推进
完成“镇改街道”、“村改社区”工作,全面建立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深入开展人居环境大整治,先后投入2.8亿元,建设一批社区道路、路灯、绿地、自来水以及环卫设施等项目,完善社区“六个一”服务设施,有效地整治和改善了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由此获得建设部颁发的“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积极鼓励街道、社区多渠道、多形式发展经济,不断增强街道、社区经济发展活力。创新社区服务方式,初步建立多类型、广覆盖的社区服务网络。
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积极推进“道德新风进万家”等公民道德实践工程,荣获“全省第八届创建文明城区工作先进区”称号。全面推进依法治区,加强普法宣传教育,荣获“全国2001-2005年法制教育先进区”称号。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先后投入资金4.2亿元,完成一批教育重点建设项目,创建一批达标学校,被确认为福建省“双高普九”区,被评为“全国幼儿教育先进区”。先后组织实施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项目71个、科教兴区重点项目101个,开发国家级、省级新产品21项,获得国家专利596项,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区”称号。不断促进人才总量增长、结构改善和素质提高,至2005年全区各类人才总量达4.93万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先后获得省、市举办的各类文化赛事奖项31个。推进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体制改革,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深化计生综合改革,荣获“全国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区”称号。注重发展老龄事业,荣获“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区”称号。加强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建设,深入开展军民共建活动,实现“全省双拥模范区”三连冠。
社会保持
安定稳定
认真抓好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城镇登记失业率均控制在0.98%以下。全面落实“两个确保”、“三条保障线”,不断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实现“应保尽保”。率先在全市实行外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和外来人员计生服务享受与本辖区居民同等待遇。深入开展“平安丰泽”创建活动,实施“11211”工程,建立和完善社会治安防控六大体系和四大工作机制,荣获“全省首批平安县(市、区)”称号。健全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处置体系,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民主政治建设成效明显
加强和改善对人大、政协工作的领导,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充分发挥政协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作用。加强同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代表人士的合作共事,重视和加强民族、宗教、侨务、外事和对台工作,爱国统一战线不断巩固和发展。加强对群团组织的领导,工会、共青团、妇联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得到更好发挥。深化社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全面推行社区事务公开,逐步推行社区事务民主听证。
党的建设不断加强
扎实有效地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逐步建立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长效机制,巩固扩大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党员干部,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水平。广泛开展机关干部职工和社区工作者岗位练兵竞赛活动,不断提高干部服务发展、推动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全市率先实行全委会票决制,在建立选人用人公正机制方面迈出重要步伐。积极拓展城市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大力加强“两新”组织建设工作,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明显提高。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力度,坚决纠正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健全完善各项工作制度,有效提高机关工作效率。
专版筹划本报记者庄金泉
●供稿中共丰泽区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