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跨江发展再造一个“浦东”
2010-08-19 22:49 来源: 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上海,有黄浦江;广州,有珠江;厦门,有鹭江;福州,有闽江……这些水系都承载着城市的光辉与荣耀,而且和城市共荣共存;既是城市发展史的见证,更是城市光辉史的代言。
7月15日,市区滨江北路首期工程顺济新桥节点至东海(虫+寻)埔段正式通车。这一利好消息,无疑再次将老百姓的目光聚集到我们的母亲河——晋江两岸。
虽然说,城市发展,规划先行。但是交通在这其中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跨江发展,交通先行。南环路、笋江路、江滨路、笋江桥拓宽以及泉三高速、桥南立交桥建设等一批路桥工程陆续完工,晋江两岸“三纵四横”道路网络初步形成。这些都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泉州打造海湾型大城市的宏图中,晋江两岸综合开发被赋予了极高的期望,美丽的江滨不仅代表着一个城市的门面,也代表着跨江发展的宏伟大计,更代表着南北同城的美好愿望。要想实现这一美好愿望,将晋江两岸连成一片,就必须应势而上,晋江两岸的发展必将更上一层楼!
许多著名城市都有一个江滨板块,但每个城市的江滨资源各有千秋。各个城市的江滨建设因为种种原因,发展程度都不尽相同。这其中,江滨建设走在前列的有上海、武汉、福州、厦门、广州等,这些城市将滨江两岸资源优势发挥至极致,沿江两岸成了地标性建筑和高端物业聚集的热土。而有些城市虽然坐拥江滨的无限资源,但却没有将其充分挖掘出来。不过,值得庆幸的是,一些起步较晚、发展较缓慢的地方也都意识到了滨江建设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已经加紧步伐,奋力赶上。
外滩(the bund),上海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之一。外滩位于黄浦江畔,它东起中山一路,北起外白渡桥,南至金陵东路,面对开阔的母亲河——黄浦江,背倚造型严谨、风格迥异的建筑群。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及近百年来在经济活动领域对上海乃至中国的影响,使其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江滩、长堤以及绿化带乃至美轮美奂的建筑群所构成的街景,是最具有特征的上海景观。
漫步走在上海的黄浦江边,许多人都会感叹上海的江滨为何发展得如此完善、壮观!徜徉于此,除能观赏中外罕见的“万国建筑博览”外,还可领略外白渡桥与吴淞路闸桥的丰姿,黄浦公园的俊巧,防洪墙的设计匠心,以及大楼与江水交相辉映的胜景。浦江夜游更是别有一番情趣。加之这里交通发达,购物方便,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旅游设施完备,让人流连忘返。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上海的徐汇、黄浦等江滨路段,之所以能发展得如此好和快,很大程度上是依托其完善的交通道路网。在上海徐汇江滨和黄浦江滨,有众多道路网互相交错,还有地铁、铁路和卢浦、南浦等跨海大桥。在黄浦江滨,上海打造了一个“上海西湖”,将中心城区黄浦江滨江道全线贯通,两岸公共绿地、公共活动空间和交通干道、步行道等综合交通系统都将随之配套建设。黄浦江两岸道路规划以滨江、滨河步行道结合通向江岸的生活性道路,将滨江各个公共中心、旅游景点、轮渡车站等活动场所连接起来,组成地区步行网络框架。
其次,上海江滨的发展不仅在时间上起步早,规划也完善,既有系统性,可操作性又强。比如:徐汇的江滨规划起点高,以国际化、专业化、精细化的城市设计为导则,关注环境配套的公共空间、交通组织、地下空间等设计理念;坚持市区联手、内部整合开发运作机制,为规划和项目实施创造有利条件,看长远、重合作的战略,努力实现多方共赢。
福州江滨大道是沿着闽江北港两岸的福州市区修建的观景道路。西起福州市鼓楼区杨桥路,东至福州市马尾区君竹路与港口路岔口。这几年,福州江滨的建设也是可圈可点。一个规划全方位,多重设施配套完善,学校、图书馆、游乐园、公园、高级住宅区、商务酒店等逐一完备,集教育、商业、住宅、文化、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型的江滨板块已经呈现在大家眼前,令人由衷赞叹和生羡!
在福州江滨,北江滨板块有通畅的杨桥路(西段)、南北江滨大道及闽江诸桥;南江滨板块东段,一条双向六车道的沥青路伸向海峡会展中心。南江滨东段西接已施工的南江滨中段大道,东至会展岛,长12.45公里,宽50米。项目完工后,西至农林大学,东至海峡会展中心近18公里的滨江大道贯通。此外还有江滨中大道、二环快速路、福泉高速等,这些成熟的交通道路网,都为福州江滨的发展创造了相当优越的条件。
另外,在江滨发展的一些细节处理上,福州相关部门也是极尽心思。比如,在绿化景观的布置上,福州江滨的绿化占地面积大,多种植被交相辉映,如福州的古榕树、香樟树遍布在福州的江滨公园,当我们走在福州的江滨,一股“榕城”特有的古榕树历史气息顿时扑鼻而来。
蜿蜒曲折的晋江穿城而过,作为城市水系,她承载着一江两岸的繁荣和发展,既是泉州架设桥梁最多的水系,又是承袭城市繁荣最多、获利最大的水系;她的江岸线既是绿地公园最多的城市绿肺,又是城市景观最长的风景线。
就在七年前,鲤城区毅然决定实施跨江发展战略,开发建设江南新区。经过七年的发展,江滨板块已焕然一新,初具都市新外滩雏形,交通路网纵横便利,立交桥高低有序,高楼大厦林立,曾经在泉州人记忆里毫不起眼的荒野和河滩、菜地、村舍变成了现代化新城。泉州江滨的面貌在这几年纵然是改变很快、很多,但是看了上海、福州等城市江滨的建设,总感觉我们还有更大的潜力未被激发出来。
城市发展学家认为,泉州江滨资源相当丰厚,只是价值还没被很好地挖掘出来,前景一片大好!如果我们能够借鉴发达城市跨江发展的成功经验,结合泉州本地优势资源以及城市发展大方向框架,江滨板块的城市地位和区域价值将快速凸显出来。
泉州江滨真正开始发展大致可以追溯到2002年。2002年底,为响应泉州城市建设“东进、南下、西拓”的号召,大力实施“城市跨江发展”战略,江滨建设全面启动。近年,区政府更是加紧了跨江发展的战略部署,滨江新城将规划集商务办公区、文化产业区、总部经济区、购物休闲区、高尚住宅区、休闲公园为一体的泉州“外滩”。泉州市委、市政府亦拟将晋江两岸打造为泉州的“浦东”,未来景象值得期待。从各相关部门已开展的前期规划设计中,我们看到跨晋江两岸的站前大桥、延陵大桥、田中大桥、田安大桥的增设已陆续实施,滨江板块高端生活区、商业创业区、文化创意区、滨江生态区、企业总部区、滨江商务区,以及10公里沿线各主题公园等的未来蓝图已逐步展开实施,一个泉州“浦东”的规划让人期待!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个全新的江滨板块很快就会在大家眼前呈现,一幅如诗的新画卷即将为我们徐徐展开! 辉映江山2期“精英领域”76~140m2精品户型震撼上市,《中升会》vip客户“日进斗金”增值计划火热预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