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刺桐网!请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导航 | 新手上路 | 反馈建议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资讯 » 泉州要闻 » 泉州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24亿元

泉州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24亿元

2010-06-28 16:58  来源: 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

自6月13日以来,受高空槽和低层切变共同影响,我市连续半个月出现长时间、大范围、高强度的暴雨到大暴雨过程。目前,我市的降水期已结束。下一阶段,我市将着力做好灾后重建工作。

全市有144个乡(镇)受灾

此次降雨主要集中区在安溪、永春、德化、南安和洛江、惠安、泉港北部等区域,累计雨量普遍超过250毫米。据统计,6月13-27日,过程累计雨量在300毫米以上的有26个站。其中德化国宝414毫米为最大,赤水407毫米。

连日暴雨导致江河水库水位迅速暴涨,晋江上游东西溪、德化大樟溪、洛阳江等流域水位普遍超过警戒水位,山区县(市)大中小型水库水位陡增。本次降雨过程导致全市363座水库纳洪量达到5.3亿立方米。龙门滩一级、四级水库,德化涌口,南安笋塔等4座中型水库开闸泄洪,有14座小型水库溢洪。目前,19座大中型水库蓄水量达到6.98亿立方米,占汛限库容的80.65%,比6月13日增加2.3亿立方米。山区小型水库已基本处于高水位运行状态。

据6月27日统计,全市有144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30.1万人,倒塌房屋1074间,农作物受灾13.3万亩,公路中断32条次,供电中断16条次,通讯中断6条次,水利设施损毁578处,全市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24亿元。

基本抢通受损道路、桥梁,恢复供电通信

在此次的防抗暴雨工作过程中,我市各部门及时采取措施防洪抗灾。

6月10日,在接到省、市气象部门发布的预测预报后,市防汛指挥部立即启动防暴雨预案,研判此次降雨过程可能造成的影响,并安排部署防御暴雨工作。随着雨情汛情和险灾情的发展变化,我市还一律取消“端午节”和周末休假,动员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全力以赴投入防抗工作。并多次召开全市性防抗工作会议,传达贯彻省、市领导重要指示,对各阶段防御工作进行有针对、有重点的下达调度指令。

在抗灾救灾过程中,我市及时启动“预警到乡、预案到村、责任到人”工作机制,全天候实行点对点预警指挥,防汛、气象、水文等部门落实不间断分析会商制度,加密预测、预报、预警,基层政府启动提前组织群众安全转移工作机制,紧急转移危险地带群众。市、县、乡镇实行领导干部挂钩县(市、区)、乡(镇)、村(居)防汛抗灾检查工作制度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机制制度,确保各个阶段防御工作协调有效进行。

连日来,各级领导冒雨深入灾区一线,慰问灾区群众,检查灾情,指导抗灾工作。各级干部压到一线,进村入户,及时组织群众转移。对重点部位、重点地段挂牌示警,专人值守。各防指成员单位强化巡查监测,及时组织队伍、机械设备,支援灾区抗洪抢险。

针对此次暴雨、洪水的特点,我市对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的1772多处地质灾害点和6388处潜在地质安全隐患点以及矿区、在建工地工棚、城市危旧房屋和山边等危险区域的1万多户、6.06万名群众被提前转移到安全地带,并妥善安置。

水利部门、水库管理单位等严防死守,加密巡查,昼夜监测,科学调度,对各滞洪区、排涝泵站、排涝闸提前排查、启动、预排,腾库纳洪。同时,公安、交警部门及时对积水严重的道路进行管制封闭,市、县两级中心市区基本未造成较大片区内涝成灾情况。

这次暴雨灾害造成公路、水利、电信、供水等基础设施受损严重,部分企业受淹停产,农田受淹,相关部门一边抗洪救灾,一边迅速开展灾后重建,调集抢修队伍机械、设备、物资器材抢修水毁工程设施。至目前,已基本抢通受损道路、桥梁,恢复供电通信。

下阶段集中力量抢修水毁工程设施

根据市气象局对未来天气的预测,预计雨季即将结束,下阶段总体气候态势转入晴热的高温天气为主。7月份将有1个台风影响我市,下阶段要积极准备防台抗灾工作。市防指要求,当前要尽快开展灾后重建,恢复生产,组织队伍对危险地带的民居再次进行排查,安置好转移的群众,集中力量抢修水毁工程设施,组织各县(市、区)筹措救灾资金,发动社会各界支援灾区。


About QZCT - 网址导航 - 生活服务 - 同城分类 - 开心购物 - 天天特价 - 信息资讯 - 刺桐社区 - 网站地图
QZCT.CN版权所有©2018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闽ICP备110116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