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泉州名人读书处
2010-05-14 03:33 来源: 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最出名——清源山
读书人:欧阳詹、俞大猷等
清源山,自古以来,就是个读书的好地方。有文献可考的,从唐中叶就开始了,到明清时期,到山上筑室读书的就更多了,而且从读书的地点选择来看,也是从山中到山顶发展的。
目前知道的,从唐中叶开始,就有著名诗人欧阳詹,偕同林藻、林蕴在现今清源山的赐恩岩一带读书,据说还有石头可以濡墨,称“石砚”,还有室如瓦窑。明嘉靖、万历间,欧阳詹的后代还在这里建了“欧阳书院”。然书院早废,现在只有岩前“高山仰止”四字还在。
唐代还有陈嘏就读于清源山中另一个岩洞——碧霄岩,那里古有招庆院,并有古梅点缀其间,所以亦称“梅岩”。到清源山读书的人最多者当推明人。据载,明代著名学者李光缙曾读书于清源山主峰清源洞。
离清源洞不远,还有遵岩,现在的百丈坪,古时建有三座石塔,四岁能诵诗的泉州才子王慎中就在这里读过书。王慎中十八岁中了进士,是个才气横溢的文士。清源山也是俞大猷成长的主要场所,他曾在此读书、练武。相传俞大猷20岁前习文,“益■志,攻举子业。”又与王慎中、詹仰庇交游,闲暇时又常与同学邓寒松在清源山左峰最顶巅的清源洞下面,虎乳泉西畔下的炼胆石上炼胆。与俞同时读书的还有邓城、欧阳琛、李杜、史朝宾、史朝宜等。
最私房——旧馆驿4号
读书人:朱熹
旧馆驿4号,藏着一间别有韵味的书房——“香吟别馆”。这里是朱熹当年在泉州的读书处。
馆前现今仍保存着年代久远的精致假山一座,亭台楼榭,流水潺潺。古时候文人雅士读书亦十分讲究氛围,像这样深居古巷又别有洞天的环境想必颇受读书人喜爱。
最清幽——承天寺
读书人:陈紫峰
在闽南,经常能听到“第一通,陈紫峰”这句泉州俗语。说的是陈紫峰博才多学,无所不通。陈紫峰原名陈琛,紫峰为其号,晋江陈埭人氏。自幼聪颖好学,先后师事李聪、蔡清等大儒,精研易学,成为当时备受推崇的学者。
在泉州各地,留有多处其读书处,如百源古庙、水陆禅寺、紫帽山金粟洞等。在承天寺内,记者看到一方现代碑刻上刻“陈紫峰读书处”。据了解,当时他就是在该碑附近读书。承天寺庭院的幽静深远,在闹市区里自成一角,给人清新自然的感觉,的确是读书的好去处。
【链接】 泉州古代书院
1.小山丛竹书院
原为民间书院,始建于北宋,是当年朱熹讲学的地方,位于泉州北门模范巷。
2.清源书院
在承天寺边今晋光小学内。此地原为施琅的旧花园,称“澄圃”,乾隆间为郡守陈之铨购作讲舍,始称“清源书院”,是泉州近代规模最大的一个书院。这个书院一直办到清末,民国时改称晋江公学。
3.欧阳书院
明嘉靖万历间欧阳詹的后裔为了纪念先祖而兴建起来的,清代又加修葺。原址在今赐恩岩附近,有“刺桐城外读书台”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