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新兴产业贡献率首超传统产业
2010-04-29 14:11 来源: 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
新兴产业贡献率实现对传统产业的首度“超越”,成为推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市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一季度五大新兴产业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25亿元,现价增长104.4%,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高达42.1%,比五大传统产业的贡献率高1.8个百分点。
新增长点项目拉动明显
新增长点项目对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明显的助推作用。许多高新技术成果,不仅在技术上达到同业领先水平,而且在投入市场后,也收到较好的效果。
在技改项目上砸下重金后,神州电子的互动型双模有线数字电视机顶盒正以更多的功能优势,争夺国内外同类产品市场。该公司技术副总裁黄聪龙颇为自豪地介绍:“新产品作为数字电视的配套设备,将有广阔前景。”
据介绍,一季度我市确立的50个省级新增长点项目中,已有45家进行技改和扩大生产规模,累计实现产值217.22亿元,比增102.5%,拉动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2.4个百分点。其中,有27家企业产值超过亿元,实现产值210.09亿元,比增103.5%,这些新增长点企业正逐渐地成为我市工业发展道路上的一支劲旅。
石化串联传统产业链条
值得关注的是,在我市新兴产业中,仅石油化工业在联合石化一体化新投产项目带动下,就完成产值198.05亿元,增长118.1%,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39.3%。
不仅石化产业自身增长大大提速,一体化项目还促进了上下游产业链的延伸发展。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石狮佳龙pta项目往上看,生产原料可由“福炼一体化”项目的芳烃装置就近解决;往下走,与当地聚酯、化纤厂家配套,把周边30公里内的众多下游聚酯、化纤、织造、印染、成衣企业与大型石化紧密联系,形成从炼油、化纤原料到纺织、服装一条完整的产品链。
业内人士分析,我市逐步起飞的石油化工业,将产生从新兴产业向传统产业传导的效应,影响将从炼油、化纤原料延伸到纺织、服装产业。目前,联合石化一体化项目不仅在项目周边形成了运输、仓储等物流链条,还开始带动原油下游产品的生产和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