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休闲产业渐成体系
2010-02-03 19:58 来源: 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在全球经济大调整的宏观背景下,工艺品等传统制造业的一些企业伺机转型、延伸投资,寻找新的财富增长点。其中,休闲产业成为一大热门。随着投资者的相继进入,泉州休闲产业逐渐呈体系化发展,出现了生态园、山庄、农场等多种形式,继而吸引更多泉州老板的投资目光。
“乡村休闲”打头阵
“到2015年,人类将走过信息时代的高峰期而进入休闲时代。”著名未来学家雷厄姆·莫利托在《全球经济将出现五大浪潮》一书中如此断言。对此,专家也从理论上分析称:“历史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社会就会进入休闲消费的急剧扩张期。”而在2006年泉州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就已达到24847元,折合成美元已达到了雷厄姆·莫利托所说的水平。
正是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休闲产业开始进入一些泉州老板的视野,各界人士逐渐把目光聚焦于休闲经济,休闲产业投资在泉州渐趋火热。其中,乡村休闲旅游项目率先吸引了泉州老板的目光。据了解,目前投资者在泉州已经开发了多处乡村休闲去处,比如位于丰泽区的泉州武陵生态休闲农场,位于泉港区的绿笛山庄,位于紫帽镇的红霞农庄。
对此,泉州市乡村休闲发展协会会长刘佳景表示,乡村休闲产业通过对乡村自然景观、田园风光、生产活动、农耕文化、民俗风情、农家生活等综合资源进行科学规划、开发包装、市场推广,从而吸引城市人群前来旅游、体验、休闲。这种产业有机融合了第一、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产业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休闲”来接力
当然,随着泉州休闲产业的发展,其外延也在不断扩大,其类型同样日趋丰富。除了乡村休闲产业,运动休闲产业目前也已进入泉州老板的视野。去年“鞋博会”首日,中体产业集团、七匹狼、澳门金龙、台湾凯歌、浩沙、台湾东山等海内外知名企业就泉州晋江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的龙头项目——滨海运动休闲产业带签订投资合作意向协议。据介绍,晋江滨海运动休闲产业带位于沿海大通道晋南段两侧,总规划面积67.7平方公里,将建设成集运动、休闲、旅游、娱乐、商业、商务于一体的滨海产业带。
另外,一些带有异域风情的休闲生态园也在泉州出现,清源山脚下的松版屋生态园就是其中之一。据介绍,该生态园总体布局以生态休闲娱乐为主,设有综合餐饮服务区、各式木制建筑展示区、原木收藏家具展区、名贵花木种植区、水生禽鸟养殖区等5大功能区。“建设生态园,要结合自然景观规划设计建造,采用天然材料构筑空间,引进适合当地生长环境的观赏性植物,增加人们与自然的亲近感,深化对生活的理解,构筑了一个集自然生态、文化艺术为一体的现代化时尚休闲示范园区。其绿色时尚起到了良好的社会示范效应。”知情人士说。
开辟投资新空间
休闲产业的兴起,为传统产业制造商开辟了投资新空间。
泉州一家工艺品公司是延伸投资休闲产业的企业之一。记者了解到,企业主原本只想建一个自己的私人会所,只是在建设的过程中,企业主发现了其中的商机,并从企业调整升级的现实需要出发,决定加大投资,将项目建成一个规格更高的、可以对外开放的社会精英聚集交流的园区。
泉州的工艺品行业早在几年前就进入了转型升级的时期。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物美价廉的高新科技产品充斥市场,传统工艺品市场份额日渐萎缩,工艺品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后,外向型为主的泉州工艺品行业更是受到极大影响,工艺品企业纷纷想方设法,谋求转型升级。
“对这些工艺品企业来说,转型是必须的。如果不转型,即便能够挺过这次危机,未来的发展之路也会走得异常艰难。当然,转型的方式有很多种。开发新产品是转型,在国外开发新市场是转型,从国外转战国内也是转型。另外,丰富企业产业结构,跳出工艺品行业去投资别的领域,同样也是转型。”业内人士说,即便是在全球性金融危机袭来的“经济寒冬”里,其所在企业在工艺品的生产、经营等各方面依然做得还不错,但面对整个工艺品行业进入转型升级期的大趋势,他们也不能置身事外,同样也要谋求产业的拓展和延伸。
“丰富企业产业结构,尝试跨行业投资,或许是一种不错的方式。”该人士说,“我们平时经常到世界各地跑,对于国外休闲产业的了解比较多,可以将其借鉴过来为我所用,比如把泰国风情、非洲原始部落风情等进行引进和借鉴,然后运用到生态园的规划与开发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