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刺桐网!请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导航 | 新手上路 | 反馈建议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资讯 » 泉州要闻 » 泉州发掘出各朝代酒器

泉州发掘出各朝代酒器

2010-01-25 13:27  来源: 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

泉州酒文化最远可追溯至何时?

泉州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陈鹏鹏主任介绍,考古发现早在两晋至南朝的墓中,南安丰州、晋江池店一带有鸡首壶、带系罐、碗等盛酒器的存在,还有温酒器——■斗。

另外,南安、永春等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罐、壶、瓮、杯等陶质酒具。在烧过的草泥土块中或器具内壁发现有稻谷的痕迹,很可能当时已有自然发酵的粮食酒。

宋元时期泉州酒具生产出现高峰期

陈鹏鹏说,隋唐五代的酒器主要是罐、壶,酒杯有直口杯、托杯等,而这些酒器在泉州该时期的墓中有大批发现。

宋元时期,随着泉州港跃为“东方第一大港”,酒和丝绸、瓷器、茶叶成为大宋外销商品,酒具生产也出现高峰期,且器型丰富、品类繁多。作为酒注的执壶在德化、晋江、南安、安溪窑大量发现,有青白釉、青釉、绿釉、黑釉等多种釉色,杯子有高足杯、直口杯、八角杯等。

但与执壶配套的温碗较少出现,或许是泉州气候温暖不用温酒的缘故吧!

“国姓瓶”也有可能是酒瓶

他表示在晋江、南安窑址出土有一种小口瓶,小口、丰肩、长腹,与内蒙古元墓出土的刻有“葡萄酒瓶”字样的黑釉瓶极为相似。民间称之为“鸡腿瓶”。有趣的是:这种酒瓶在泉州海域经常有渔民捞出,传为郑成功火药瓶,俗称“国姓瓶”,而且在中国军事博物馆陈列过。在台湾的澎湖列岛、菲律宾、印尼海域也常见出水或出土。而泉州府后山遗址发现的小口瓶,若按容量计算,大概能装一斤至五斤不等。

不过,也有人认为,可能有的说是“国姓瓶”也没错,因为可能是人们将酒瓶里面放了火药,当成炸弹使用。

外国人在中国酒瓶上加工上彩

明清以来,泉州酒具趋于精致化了,而且不乏仿青铜器具。

值得称道的是明代风靡欧洲的德化“中国白”瓷器,酒杯有犀角杯、八仙杯、梅花杯、爵杯、鹤琴杯、套杯、高足杯等,有的酒杯还刻有酒仙李白“花间一壶酒”的诗句。明清时期士大夫喝酒流行猜酒行令,德化明代一种酒令杯在上海博物馆、荷兰吕伐登博物馆等都有收藏。这种杯口径约7.4厘米,高5.6厘米,杯外有堆塑装饰,杯内底部立有一老翁,当酒注入杯至老人胸前时,因气压原理,酒便从杯底小孔流出。若是所罚之酒,可避免计较罚酒多少之嫌,所以也称为“公道杯”。而仿青铜器主要是各式各样的觚形器。普通的中国杯是不带把手的,为了欧洲市场的需要,明清时期德化窑也生产带把的杯子。

而一些欧洲国家不喜欢中国素面的瓷器,所以一拿到“中国白”,便加工上彩。可见酒杯上也映示着中西方文明的交流与结合。

延伸阅读

中山公园出土宋代石槽

提及张和平发现的那块刻有宋代纪元的酒库“造碾”石刻,泉州学研究所所长林少川先生日前接受记者采访,回忆起11年前的往事——

“那是1999年8月18日,当天上午8时我接到泉州海交馆刘志成的电话,得知考古爱好者张和平发现泉州中山公园出土宋代酒库造碾石刻的消息,我直觉判断,这具有考古价值,立刻赶到施工现场。”

宋代文物

差点被当成垃圾

林少川介绍说,当时,中山公园正在进行人防工程大地下室建设,施工人员将防空洞取出的土石都运往城北郊区倾倒。“张和平发现的酒库造碾石刻文物,差点被当成垃圾处理掉呢。”林少川说,这块宋代酒库石刻文物的出土原地点是市区中山公园,但它却被当做废料运往5公里外的北峰田边村土渣堆放场,幸亏张和平从公园施工场发现的“府衙”古砖推测,这些废料中可能还有宝贝,于是连续几天利用业余时间冒着烈日前往土渣场淘宝,结果有了宋代酒库造碾石刻的重要发现。

这块刻有宋代纪元的石碾槽,为长方体白色花岗岩石构件,残长1.32米,宽0.40米,高0.35米,正面开凿碾槽。外壁一侧刻有“酒库绍兴二十年七月 造碾一样二只公用”字样。

乱土渣里

又找出另一只石槽

林少川赶去北峰土渣场找到张和平,他们从乱土渣中见到了另一只石槽。但此石槽没有刻字,残长1.14米,宽0.45米,高0.35米,正好可以与刻字石槽配成一对!

林少川说,中山公园一带原是宋代泉州府衙所在地。根据出土石碾所刻的文字,既然该石碾是“酒库”的“公用”之物,可见这一“酒库”应属于府衙。据《宋会要辑稿·职官》记载:“阜通货物,彼此所阙者,如瓷器、茗、醴之属,皆所愿得。”其中,“醴”即是酒。《诸蕃志》及《岛夷志略》则有宋元泉州外销酒销往海外各地的明确记载。

林少川认为,泉州宋代“酒库”“造碾”文物的出土,见证了泉州千年酒文化历史的悠久,印证了文献上关于酒是宋元时代泉州港重要的外销商品之一的记载。换句话说,酒也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外销品丝、瓷、茶“三大件”之外的又一要件。


About QZCT - 网址导航 - 生活服务 - 同城分类 - 开心购物 - 天天特价 - 信息资讯 - 刺桐社区 - 网站地图
QZCT.CN版权所有©2018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闽ICP备110116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