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刺桐网!请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导航 | 新手上路 | 反馈建议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资讯 » 泉州要闻 » 泉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决议

泉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决议

2010-01-17 23:37  来源: 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

关于泉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

泉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李建国代市长代表泉州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工作报告。

会议认为,过去一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在中共泉州市委的领导下,市人民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国务院支持海西建设《意见》,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围绕市委“稳住大盘、固本培源、项目带动、奋力发展”工作思路,积极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经济大盘企稳向好;落实惠农政策,“三农”工作进展明显;调整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推进港口建设,集疏运体系初步形成;实施规划管理,城市建设品位逐步提升;完善公共服务,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保障改善民生,社会保持和谐稳定;推进依法行政,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基本实现了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报告对过去一年工作的总结是客观的,提出新一年的目标任务和主要工作安排,体现了中央和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国务院支持海西建设《意见》和省、市《实施意见》的要求,切合泉州实际,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会议决定批准这个报告。

会议指出,2010年是完成“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全面实施国务院支持海西建设《意见》的关键一年,也是为启动“十二五”规划奠定良好基础的重要一年。市人民政府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市委“项目带动、转变提升、和谐进步、奋力发展”工作思路,全力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更加突出自主创新,突出发展低碳经济,突出建设环泉州湾中心城市,突出城乡统筹,突出民生保障,继续抓好环境污染的整治,推进产业、港口、城市发展,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加快建设科学发展、改革开放、文明祥和、民生宽裕、生态优美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奋发迈向现代化泉州建设新征程。

会议要求,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市人民政府要抢抓机遇,加快发展,进一步化解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市的影响;发挥优势,先行先试,持续在海西建设中走前列、挑大梁。今年政府的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必须重点做好六方面工作:一是强化产业转型升级,致力构建海西先进制造业基地;二是强化“三农”基础地位,致力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三是强化港口龙头作用,致力构建海西东出西进综合通道;四是强化集聚辐射功能,致力构建海西创业型宜居城市;五是强化改革开放优势,致力构建海西先行先试重要区域;六是强化以人为本理念,致力构建惠民利民的和谐泉州。

会议强调,市人民政府要适应形势要求,紧跟时代步伐,切实加强自身建设。要进一步确立世界眼光、战略思维、统筹理念、辩证观点,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忧患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进一步树立依法行政、开拓创新、高效务实、清正为民的形象,以执行力保证生产力,以公信力凝聚向心力,努力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

会议号召,全市人民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中共泉州市委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奋发有为,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为全面推进现代化泉州建设而努力奋斗!

关于泉州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

泉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经过审查,并根据财政经济审查委员会的审查报告,决定批准市人民政府提出的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同意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吴群德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泉州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会议同意财政经济审查委员会在审查报告中对执行泉州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所提出的意见,市人民政府应认真研究并抓好落实。

关于泉州市2009年预算执行情况及2010年预算的决议

泉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经过审查,并根据财政经济审查委员会的审查报告,决定批准市人民政府提出的2010年市本级预算,同意市财政局局长詹汉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泉州市2009年预算执行情况及2010年预算草案的报告》。会议同意财政经济审查委员会在审查报告中对执行泉州市2010年预算所提出的意见,市人民政府应认真研究并抓好落实。

关于泉州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的决议

泉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傅圆圆主任代表泉州市人大常委会所作的工作报告。

会议认为,一年来,在中共泉州市委的领导下,市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海西建设大局,按照市委“稳住大盘、固本培源、项目带动、奋力发展”的工作思路和加快产业、港口、城市发展的工作部署,认真履行各项法定职能,切实做到明确方向,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人大工作;围绕中心,积极推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服务海西,依法保障现代化泉州建设;持续督办,保证和推进两个议案决议有效执行;夯实基础,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与时俱进,着力加强常委会和机关自身建设,全面完成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常委会各项工作任务,较好地发挥了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工作机关、代表机关的职能作用。报告对一年来工作的总结实事求是,新一年的工作安排切实可行。会议决定批准这个报告。

会议指出,2010年是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的最后一年,也是完成本届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各项任务的关键一年。市人大常委会要在中共泉州市委领导下,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紧紧围绕市委“项目带动、转变提升,和谐进步、奋力发展”的工作主线,服务大局,依法履职,从更高层面、更大平台谋划人大工作和提升人大工作成效。要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进一步推动海西和现代化泉州建设,重点督促实施海西战略、调整经济结构、建设创业型宜居城市、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社会管理水平、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工作;继续完善代表工作机制,进一步发挥代表作用;更加注重自身建设,进一步提高依法履职能力,为实现现代化泉州建设的宏伟目标,为创造泉州人民的美好明天作出更大的贡献!

关于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

泉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黄勇民院长所作的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决定批准这个报告。

会议要求,市中级人民法院要切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努力践行“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工作主题,抓好执法办案第一要务,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关于泉州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

泉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李建检察长所作的泉州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决定批准这个报告。

会议要求,市人民检察院要切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围绕“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工作主题,以执法办案为中心,加强法律监督,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关于加强崇武至秀涂海岸带资源环境保护的决议

我市惠安县崇武至秀涂之间的海岸带约30公里,素有“全国八大最美海岸线”之一的称誉,具有发展滨海旅游业和港口经济的独特优势,是环泉州湾中心城市和泉州台商投资区建设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该海岸带出现沙滩不断流失、水域受到污染、景观遭到一定的破坏等问题,已经对我市旅游业发展乃至生态型宜居城市建设造成影响,社会各界对此十分关注,加强崇武至秀涂海岸带资源环境的保护已是刻不容缓。会议要求市政府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健全组织领导,加强统筹保障。把崇武至秀涂海岸带保护和发展列为我市“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工作任务。成立领导小组和专门工作机构,抓紧制定保护与发展规划和具体工作方案。界定保护范围,明确保护目标,提出保护措施,协调、督促市、县两级有关部门和有关乡镇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确保落实。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确保该海岸带保护与开发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实行多渠道筹资,加大对该海岸带保护与发展的投入。

二、做好区域相关规划,严格执行功能区划。根据《泉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既定原则,结合环泉州湾中心城区的规划建设和泉州台商投资区的设立,着眼于崇武至秀涂海岸带的保护与发展,调整和完善该海岸带所处区域的功能区划,科学界定该区域的自然保护区、岸线保护区、港口建设区、产业发展区、休闲旅游区、商住区等的位置和面积。同时抓紧做好海岸带保护与发展规划和海域使用、旅游、港口、环保、产业等专项规划的统筹协调、有机衔接,充分发挥规划的调控功能,促进该海岸带的保护与发展。

三、开展重点整治,打击非法采砂和“两违”行为。市、县、乡三级要协同联动,依法依规严厉打击非法采砂行为。对非法占地(包括擅占沙滩)和违法建设,要严格清查,坚决制止,限期拆除;对破坏沙滩的大排档等临时搭盖要坚决取缔。

四、严格控制海水养殖,加大污染防治力度。按照陆海兼顾和河海统筹的原则,加大力度并坚持不懈地做好污染防治工作。合理界定该海岸带的限养区,对限养区内的养殖规模和密度要严格控制;对限养区外的原有养殖要采取妥善措施限期退出。加快该海岸带所在区域污水和垃圾收集处理设施的规划建设,加强各种污染源治理,严把工业、旅游、商住等项目环评关,防止和控制陆源污染物直排入海。继续开展晋江、洛阳江流域整治,努力削减河流入海污染负荷。

五、采取科学手段,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建立健全海岸带生态环境监测体系,配备必需的人员和设施,提高环境监测和应急处置能力。对部分沙滩流失严重的岸线,要进行科学分析和论证,采取可行有效的临海工程等方式减少流失,并进行适当的人工补砂。要加强沿海防护林的保护和建设,加大对红树林、滩涂、湿地和岛屿等特殊生态和特殊物种的保护力度,促使海岸带生态系统保持平衡。

六、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思想认识。要广泛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广大干部群众保护海岸带的意识,充分认识加强海岸带保护对于推动滨海旅游业发展、打造宜居宜业的环湾城市新亮点、构筑泉台交流合作新平台、形成新的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带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积极营造参与保护人人有责的氛围,确保该海岸带得到依法保护和科学利用。


About QZCT - 网址导航 - 生活服务 - 同城分类 - 开心购物 - 天天特价 - 信息资讯 - 刺桐社区 - 网站地图
QZCT.CN版权所有©2018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闽ICP备110116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