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新立起一座6米多高的抗倭英烈碑
2009-10-16 09:59 来源: 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泉州新立起一座6米多高的抗倭英烈碑,今日将举行揭碑仪式,告慰明代泉州城东10村上百名死难者英灵。
泉州市新海路闽南文化保护中心负责人龚勤勤介绍,今天上午9时30分,在洛江区万安街道桥南社区岩仔山“十班公妈庙”,将举行祭祀仪式,并为“御侮卫乡英烈纪念碑”揭碑,以纪念城东祭十班450周年。我市文化、旅游部门等以及10村的代表们将参加纪念活动。
今天是农历八月廿八,1558年的农历八月廿八,倭寇入侵泉州城东,■头、古篮、见边、古楼、桥南、杏宅、庄任、乌屿、浔美、西福10个村子的上百名抗倭死难者埋葬在了■头村一口古井中。
当年泉州城东这10个村子,如今已跨区分布,有的在丰泽区,有的位于洛江区,其中古篮、见边、古楼三村已不复存在,西福村一分为三。
丰泽区民间民俗研究者魏朝阳告诉记者,倭寇入侵时,村民组织抗击自救,并派出快马通知官兵以及少林武僧来增援,以关门打狗的战术,几乎全歼敌人,并擒获寇首,使得以后的倭寇闻风丧胆,再不敢来城东。但就在这激烈的战事之中,城东10个村子里有许多村民遇难,还能够辨认出的尸体就择地入殓,而已面目全非的上百名乡亲则“井葬”于一明代古井,后在其上建“十班公妈”墓庙奉祀。由于开发建设的需要,近年,墓庙移址岩仔山复建。
450年来,每一年的今天人们都要举行祭祀仪式,历史上几经演变,还有古“祭谣”流传下来,该祭俗已被列入“泉州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