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建设中的泉州台商投资区
2009-10-16 09:59 来源: 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乘着海西建设的东风,与台湾隔海相望的惠安县,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在泉州台商投资区建设中勇挑大梁,规划建设台商投资区,较好地促进了惠台经贸合作和两岸交流往来,台资企业在惠安迅速发展。
筑“巢”引“凤”,为惠台产业对接的规模化、产业化、集群化发展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是惠安打造台商投资聚集区的第一步。一方面,规划建设惠安台商创业基地,做优台资发展平台。惠安台商基地主要包括三个功能区,第一个功能区(黄塘台商创业基地)主要承接台湾高档轻工、食品加工等产业,已基本建成,现入驻企业52家、累计利用外资4亿美元,5年内将形成年产值80亿元以上的中型工业基地;第二个功能区(绿谷台商高科技产业基地)主要承接光电信息、精密机械等产业,首批已进驻企业9家、投资5亿美元,园区建成后预计可利用台资20亿美元以上;第三个功能区(“聚龙小镇”)主要利用改造荒山坡地及未利用地,建设融商务办公、生态公园、休闲运动、农业观光、文教保健、生活商住等于一体的配套功能区。另一方面,积极配合泉州台商投资区建设,在地处泉州中心城区东面的惠安县百崎乡、东园镇 、张坂镇、洛阳镇等四个乡镇,规划建设台商投资区,未来产业发展划分为三大片区,即包括服务现代城市、服务台商投资区的现代服务业片区和现代物流产业片区以及承接台湾产业转移、引领泉州产业生机的先进制造业片区,力争建设成为“海西中部台商投资聚集区、对台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区、以先进制造和港口物流业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极”。同时,牢固树立“投资环境也是生产力”观念,下大力气抓好软环境建设,全面提升服务台商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建立县行政服务中心,设立台商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办公制度,为入驻企业提供办理批准证书、工商登记、报建等一条龙高效服务;加强横向联动协作和纵向沟通协调,相关职能部门主动为项目落地和投建投产提供服务;建立县领导到台资企业现场办公制度,切实解决台资企业用工、用水、用电等实际问题和具体困难。随着泉州市台商总部会馆的建成运行,惠安服务台商的功能将进一步完善,服务台商的水平将进一步提高。
经过十几年的探索,惠安总结出了一条吸引台资行之有效的经验,那就是“以台引台”。以泉州市台商总部会馆即将落户惠安为契机,主动与泉州市台资企业协会建立联合招商制度,惠安台商投资区的聚集效应已经初显。2005年以来,全县合同利用台资年均增幅达128%,2008年台资平均单项投资规模达766万美元,台资项目投资规模从90年代的几十万美元发展到现在的几百万美元甚至几千万美元;台商投资领域由原来以制造业为主拓展到现代农业、第三产业等行业;台商投资的制造业由鞋服、箱包、工艺品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转向电子信息、电子元件、太阳能系列、精密机械等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这一系列转变,都发生在惠安的台商投资区。截止目前,全县累计批准台资项目168个,台商投资总额12.86亿美元,合同利用台资3.16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2.21亿美元,台资企业年产值35亿元,年出口额1.75亿美元。
对台招商引资是来者不拒还是精挑细选?对这个问题,惠安县委县政府也有自己的答案:“坚持把吸收台资,承接台湾产业转移放在招商选资工作的重中之重”。盯紧台湾产业转移新动态,围绕惠安产业发展方向,坚持好中选优,加大对招商项目的审核和遴选,把招商的着力点放在台湾电子信息、船舶机电、石油化工、精密机械、科技研发、现代服务业和产业链配套项目等领域上。沿着这个思路,惠安的台商投资区成功实现了惠台产业对接新突破。近年来,一批台资企业陆续在惠安顺利投建投产,生产经营良性发展,一批市场前景好、投资实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企业还不断增资扩营,逐步向规模化发展,如进丁工艺、富邦食品等台资企业在2007年增资达1675万美元。去年来,惠安先后引进了薄膜太阳能、背光模块、虚拟实境显示器、精密模具等一批高竞争力、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先进制造业和研发项目,有效推动了全县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随着高新技术项目即将陆续入驻,今后3-5年内,将有效带动台湾相关产业的引进,为惠安新兴产业的崛起壮大注入更强大的活力。
“一枝独秀不是春”。在对台往来的途径上,惠安不是囿于对台招商引资上,而是进一步拓宽领域,将“对台”的标签贴上了农业、小额贸易、旅游等各个方面,全面推动惠台合作向纵深发展。抓住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范围扩大到全省的机遇,积极拓展对台农业合作,先后引进了惠台水产养殖公司、汇源果林场、广崧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等8家台资农业企业,并邀请台南县农会莅惠传授现代农业及营销经验,促进两地农业学术交流;对台渔工劳务输出及对台小额贸易恢复经营后,崇武港经商务部批准成为泉州市对台近海渔工劳务输出的唯一登船口岸,目前已累计实现对台小额贸易额465万美元;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发挥亲缘优势,拓展宗教游、寻根认祖游等客源市场,近年来先后有100多名台湾旅行商到惠安考察旅游线路,台湾东森电视台、华夏电视台等台湾主流媒体也把目光瞄准惠安,相继到惠安拍摄制作专题片,进一步扩大了惠安在台湾社会各界的影响。
六十年沧桑岁月,惠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迎着海西新一轮建设大潮,惠安县委、县政府正带领94万惠安人民,以更加开放的胸襟、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澎湃的创业激情,全面推进惠安新的历史跨越。惠安这片热土,正演绎着一个更加美丽的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