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便民利民措施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2011-02-17 09:00 来源: 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实践证明,创新是事业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在“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中,晋江市公安局学习借鉴各方面有益经验,充分从群众中汲取养分,不断推出新的便民利民措施,不断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前台设置评价器 是否满意可点评
1月21日下午,晋江市民张先生前往晋江市公安局出入境接待大厅准备申请前往香港过年时,发现前台上多了一个满意度评价器。“没想到现在公安也和服务行业一样,满不满意,群众都可以直接评价。”他满意地说。
“出入有境,服务无境。”为更好地服务群众,出入境管理大队在接待大厅设置了群众咨询台、满意度评价器、意见箱等设施,让所有办事群众对民警进行全面的服务质量评价、监督。同时,大队要求民警坚持送走最后一名申请人后才能下班,并对前来办理证件的老人和儿童,开通“敬老爱幼专门服务”。还结合春节期间往港澳探亲办证多的情况,增设“应急窗口”,拓宽预约服务渠道,全力满足群众的要求。
开展信息社会化采集 推进流动人口管理
晋江市现有常住人口约105万,流动人口高峰期约90万,庞大的流动人口队伍为推动晋江市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也给社会管理和治安工作带来巨大压力。
去年年底,晋江市公安局开始进行流动人口信息社会化采集应用工作,采取“试点先行,重点推进”的办法开展试点工作。各个派出所选择有一定数量的出租房屋、房屋出租人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一到两个村(社区)作为试点村(社区),确定30个试点村(社区)先行开展流动人口信息社会化采集应用工作。
经过三个多月的试点工作,流动人口信息社会化采集应用成效逐步显现。截至2011年2月5日,晋江全市通过系统申报出租房屋24547户,警务区民警审核通过23736户;申报居住人183581人,其中通过互联网申报169294人、手机短信申报5001人、电话语音申报9286人。通过试点工作,晋江警方共查破各类流动人口违法犯罪案件155起,抓获网上在逃人员5名,清理整治存在治安隐患的出租房屋865处,并及时发现、化解和处置因劳资纠纷等引发的矛盾纠纷11起,确保不发生有重大影响的群体性事件。
疏导群众情绪 化解社会矛盾
在“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中,晋江公安机关广泛收集社情民意,积极配合党委、政府,及时疏导群众情绪、化解社会矛盾,赢得了各界肯定。元月至今,晋江市公安局通过接受群众来访、走访群众、回访群众,化解了两起上级交办的信访积案(其中一起为中央政法委交办,一起为公安部交办)、为群众解决了7个信访问题。
交通管理大队将民警在平日走访中记录的驾驶人群、车主群、企业群、学生群的通讯方式进行分类,分别建立对应的飞信群,针对这些群体关注的不同内容,向他们发送预警信息。
实践表明,“大走访”开门评警的过程,已经成为晋江公安机关进一步改进作风、转变形象、加强廉政建设的过程。人们相信,在民意的引领下,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将取得新的更大的进步,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也将攀上新的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