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刺桐网!请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导航 | 新手上路 | 反馈建议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资讯 » 泉州要闻 » 泉州加快海湾型生态城市建设步伐

泉州加快海湾型生态城市建设步伐

2009-05-12 22:17  来源: 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

30年前,改革开放的春潮刚刚开始涌动,一份《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省委、福建省委关于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两个报告》的下发,使得福建成为先行先试的“试验田”。乘此东风,泉州城市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泉州村”变身为名副其实的泉州城。30年后,随着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五年磨一剑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由区域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福建再一次承担起先行先试的历史使命。城建专家们说,搭上这趟希望的列车,泉州城市发展也将迎来最富想象和憧憬的黄金时期。

感想:泉州城市发展的重大历史性机遇

在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梁云南看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将对泉州城市建设水平、品位和影响力等的提升起到良性推动作用,“恰如一个强大的推进器,给泉州城市发展带来重大的历史性机遇”。

同样的感受和信心,也来自市建设局局长刘文儒和华侨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陈少牧教授口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们不约而同地表示,以福建为主体的海峡西岸经济区中,泉州的支撑带动和承上启下的作用十分明显。随着国家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热潮的到来,在拓展城市空间、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和影响力等诸多方面,具有独特区位优势的泉州必将迎来全新的历史发展机遇。

“最大的驱动力来自产业。”泉州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郑伟民教授认为,时代发展到今天,产业成为推动和造就城市发展的首要因素。海峡西岸经济区从国家层面获得支持和肯定后,今后,不仅福建与台湾之间的交流将更频繁、密集和通畅,与浙江、江西、广东等相邻区域的合作也将更为密切。承接来自这些区域的产业转移,同时发挥本地优越的口岸优势,这些都将为泉州城市发展带来过去无可比拟的乘数效应。

行动:迅速做大做强做优中心城市

“至2020年,城市规划区总面积约298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76%,城市建设用地584平方公里。”2008年确定的《泉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提出,通过未来10多年的努力,泉州将最终实现打造海湾型生态城市的梦想。

新的机遇已经到来,泉州建设“环湾面海”型城市的发展步伐如何加速?刘文儒表示,眼下首先是要抓紧学好、用好政策,用全新的思维,创新的工作方法、举措和机制,发扬“苦干加巧干”的惠女精神,做好城市建设工作。其中,做大、做强、做优中心城市首当其冲。

泉州已然全力行动!“一湾一环”,环城高速公路部分路段已开工建设,环泉州湾的几大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前期工作,晋江两岸综合开发序幕已全面拉开;“四个通道”(火车站至中心市区通道、东海片区至城东片区通道、中心市区到晋江机场快速通道、泉州湾跨海通道)中,站前大道本月开工,站前大桥预计8月份可开工;东海片区至城东片区通道设计方案通过评审;泉州湾跨海通道前期工作正在奋力加速,力争第四季度开工建设,滨江环路、东海片区、城东片区市政道路,以及东海隧道等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六大片区”,东海片区、城东—洛江片区、北峰—丰州片区、洛秀片区、晋江南岸综合商务区已在全力推进……

撑大城市骨架,打通交通血脉,这些还只是泉州正在付出努力的一部分。加大污水管网、垃圾中转站、公交站点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力度,整合办事流程、优化城市发展软环境等众多举措,正如春风化雨般改变着泉州的城市面貌。

蓝图:成就宜居宜业宜商的特色名城

“《意见》的出台为泉州城市发展创造了更高的起点,泉州一定要因应形势及时做好规划修编等工作。”在采访中,郑伟民教授一再强调“应对”的观念。在他看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高定位同样提升了泉州城市的定位和功能。泉州要立足自身悠久的原生态闽南文化和爱拼敢赢等城市人文精神,打造独具特色的城市品牌。

在刘文儒的脑海中,泉州在文化上积淀深厚,在经济上基础雄厚,在生态环境坐拥“一湾两江四山”,加上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政策助推,在市委市政府的强有力领导下,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泉州建设宜居宜业宜商、环境优美的海峡西岸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的目标就将走下蓝图。


About QZCT - 网址导航 - 生活服务 - 同城分类 - 开心购物 - 天天特价 - 信息资讯 - 刺桐社区 - 网站地图
QZCT.CN版权所有©2018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闽ICP备110116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