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产业:庞大服企集群对接愿景高附加值出口
2009-05-13 02:39 来源: 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提要
综合泉台两地纺织服装业的优、劣势和各自未来的发展趋势,推进泉台纺织服装产业对接的重点应主要放在人造纤维、纺织机械、信息技术改造以及产业特种用布等领域的对接上。
业内人士分析称,两地纺织服装业对接应以人造纤维、纺织机械及先进技术、管理模式等为着力点,泉台纺织服装机械及先进技术对接,可借助台湾机械同业公会等组织,以泉州全市1万多家纺织服装企业为主体,以终端产品吸引中上游投资,着重发展自动化程度高、智能化程度高的纺织整机和零部件生产。
“泉台纺织服装产业对接,人造纤维产业应重点对接台湾高效低能耗和大容量聚合生产技术等合纤原料项目的合作,鼓励发展高附加值的高档面料,培育技术含量与附加值高、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改变目前存在的恶性竞争状态。”该人士称。
各取所需寻互补
截至2006年,泉州纺织服装产业全行业总产值775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2.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602.63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22.5%。行业外向度较高,外销比例占40%。休闲装、茄克装约占全国市场份额1/4强;运动装、童装、内衣出口在全国占主导地位。全市纺织服装企业1万多家,其中纺织企业1000多家,染整企业100多家,服装生产企业8000多家,商标、纽扣、织带、印花等辅料生产企业300多家,年产值超亿元企业131家,超5000万元企业126家。目前,泉州纺织服装产业已形成集纺织原料、面料辅料生产、纺织印染、服饰配件生产、服装生产、产品开发销售为一体的工业体系,拥有一批国家级、省级品牌。
泉州各县(市、区)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也走出各自独特的路子,其中,石狮市以“中国休闲服装名城”为依托,形成8个园区企业集群;晋江市以“中国纺织产业基地”为依托,形成五里工业园区和安东园区产业基地,培育化纤、织造、合成革、服装特色产业基地;丰泽区的东海园区继续发展化纤、织造、服装产业;鲤城区的江南高新园区建设化纤基地及国际运动服装产业基地。
台湾纺织服装业目前的发展态势是:上游企业规模庞大,自动化程度、技术装备水平和纺织机械、设备制造水平较高,拥有一批电子自控、辅助设计、机电一体化系统装置,企业营运弹性好,应对国际市场变化的能力强,人造纤维原料的中下游纺织品差异化能力强,且有完整的设计、制造及行销体系,用纳米、生物技术加速纺织服装业的高科技化趋势明显。
相形之下,泉州纺织服装业存在对接空间:一是技术装备水平比较落后,棉纺、织造、染整等新型设备的技术水平不高,电子自控、辅助设计、机电一体化系统装置还很少;二是一般性生产加工能力如常规棉纺、织造等增长过快,差别化功能纤维、高品质纱线、高档织造、特殊功能后整理等产品发展滞后,出口服装面料自给率较低,家纺用、产业用纺织品与国际水平差距较大;三是企业规模偏小,管理水平偏低,研发、设计水平偏低,产品设计的基础性研究薄弱,国际营销能力和水平不足,因应国际市场变化的能力不强;四是生物学、新材料等相关综合性技术在纺织服装业中的应用研究薄弱。
优化产品促出口
综合泉台两地纺织服装业的优、劣势和各自未来的发展趋势,泉州市确定了泉台纺织服装产业对接的重点,将主要放在人造纤维、纺织机械、信息技术改造以及产业特种用布等领域的对接上。
人造纤维工业居于广义纺织工业的源头,上承石化工业之合成原料,下接纺织、染整、成衣及其相关应用环节,形成产业链。泉台人造纤维产业将重点对接台湾高效低能耗和大容量聚合生产技术、涤纶熔体直纺技术,深化泉台pta(精对苯二甲酸)、px(对二甲苯)、eg(乙二醇)、己内酰胺尼龙66盐等合纤原料项目的合作,鼓励发展高附加值的高档面料,重点支持纺织企业发展无结无疵纱、精梳纱、非织造布、混纺交织高弹面料、高档真丝面料等产品,同时建立和完善质量检测中心、研究开发中心和生产基地,加大化学纤维的发展力度,培育技术含量与附加值高、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注重培育知名品牌和区域品牌。
“纺织服装机械技术装备是纺织服装工业的技术基础,也是纺织服装技术的重要载体,它的发展关系到区域纺织服装工业的总体水平和竞争力。”相关业内人士建议,实现泉台纺织服装机械及先进技术对接,应着重发展自动化程度高、智能化程度高的纺织整机和零部件生产,包括无梭织机、变形纱机、毛纺纱机等,开发研制具有自动化、高速化、连续化和智能化的新型纺纱、织造、染整和服装等机电一体化设备;同时用先进技术提升纺织服装生产工艺,改造在线设备,大力提升泉州纺织服装的技术、装备水平。
据分析,泉台纺织服装产业对接还应关注化纤业对接,重点应放在对接台湾高效低能耗和大容量柔性化、多品种、低成本聚合生产、涤纶熔体直纺差别化以及高性能纤维、生物工程纤维、复合纤维技术和机械,建立从原料到抽丝到纺织后加工的垂直整合加工体系。棉纺织业应重点对接台湾气流纺、喷气纺、转杯纺、在线监控、异纤检测等新型纺纱技术和机械,增加先进的精梳联、细络联、自动络筒机和无梭织机使用比例,提高精梳无节纱、高支纱和针织用纱的生产比重。印染业通过泉台印染机械对接,引进先进高效退煮漂短流程技术、生物酶、低温等离子处理技术,数码喷射印花、转移印花、特种印花技术,多功能后整理技术等印染设备和相关的软技术,提高精细印花质量,攻克复合纤维的同浴染色技术,应用超低浴比气流式染色机和小批量连续染色设备,实现染整关键设备机电一体化。服装业要通过对接台湾有关厂商,改善裁剪、缝纫、整烫工艺水平,迅速提高电脑横机、大园机的引进和电脑辅助设计,实现出口产品结构的优化、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