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三大产业最吸引台商目光
2009-05-10 19:42 来源: 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面朝大海的泉州,迎来了春暖花开。“综观此次中央提出的加快建设海西的7个方面重要工作,其经济发展方面的核心就是加强两岸产业合作。”泉州市政府经济顾问组组长王文泰告诉记者,当下台湾工商界正掀起新一轮密集考察洽谈合作项目的热潮,作为直接受益者,泉州的光电、石化、机械三大产业的未来更受关注。
光电:“登陆”争先恐后
来自南安的最新消息,根据此前台湾相关同业公会与泉州(南安)光电信息产业基地刚刚签署的项目对接框架协议,4家台资光电企业正式落户该基地,总投资不少于4亿元,另有12家台资企业正在洽谈入驻事宜。
细心的人会注意到,这距离2009年福建省光伏产业(南安)项目对接会落幕才不到一个月时间。“led将取代车辆车头灯以外的照明光源,若2011年大陆1000万辆新车中,有200万辆使用led光源,以一辆车用300颗led芯片计算,一年需求量将达6亿颗。”正是有了这份最新的市场研究报告,过去一个月内,台湾两大照明产业联盟旗下众多企业的表现几乎可以用一个成语来形容:争先恐后。
这还只是小小的开始,种种迹象表明,台商的动作在继续,台商的力度在加大。“这是台商下一个逐鹿中原的梦想!面对大陆新政策出炉,台商如何升级?台商如何找准时机?”在台湾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的网站上,在一段极富鼓动性文字的背后,一场事关“因应策略”的内部联谊座谈会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划中。
石化:“大片”即将上演
“西进”的道路上,越来越急不可耐的还有台湾的石化企业。事实上,在挺进大陆市场问题上,这一类企业喊得比谁都早,但遗憾的是,在一波接一波的“登陆”热潮中,跑在最前头的台企中,始终很难找到台湾石化企业的身影。
“按原来的规定,很多具体的项目必须经过国家发改委审批,批起来相对困难一些。现在中央支持‘海西’加快建设,相信很多项目很快都会上马。”王文泰告诉记者,这方面合作的步伐“频率”正在加大。
“一个巴掌拍不响”,这绝不是什么单方面的“空穴来风”。刚刚过去的4月,近10批台湾商界重要人士接踵而至,抵闽考察和洽谈项目,只要稍微注意一下这些考察团的名单,人们很容易就会发现,台湾中油、台湾石油化学工业同业公会、台肥集团等字样,总是“多次出现或者反复出现”。
如果说这一切还只是些“插曲”的话,那么接下来上演的将是货真价实的“动作大片”。5月16日,首届海峡论坛将在厦门隆重登场,为了预热省外经贸厅提前“吹风”:届时,台湾石化同业公会将率领旗下8家骨干会员企业参加,并与泉港区政府签订化工项目框架性合作协议。
机械:有做不完的生意
有些时候,一些排位的细节总是格外引人关注。上周,省发改委发出《福建省“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课题申请的通知》,在“持续打造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对策”的问题上,提出要重点研究发展5大产业,其中先进重化工业排在第一位,而先进装备制造业则紧随其后,排在第二的位置上。
偶然中有着一种必然。“对于机械装备制造业,台湾方面早有转移的意图。”王文泰告诉记者,台湾机械制造业相当发达,但随着台湾传统制造业的生产加工企业纷纷外迁,从事石材机械、瓷砖机械、制鞋机械、纺织机械、漂染设备、食品机械的企业发展受到严重影响,许多企业正在大陆寻找新的发展机会。
“这将是接下来的重头戏”,正致力于整合优化工业园区这一课题的王文泰,反复提到晋江、南安两个省级机械装备制造业基地。相比福建其他地区,泉州在机械装备制造业的基础最为扎实,加之市场需求的先天优势,台湾产业转移的目光无疑将会更多地投向这两大基地。
借势使力,对台具有得天独厚优势的泉州,产业对接正当其时。只要做好这一文章,泉州与台湾,今后的市场空间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