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协项目拟落户泉州
2008-12-10 14:02 来源: 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
首个项目属通信领域,年产值4000万元面对全球经济危机,泉州传统产业积极应战,泉州新产业也在寻求突破。昨日,记者从泉州市委统战部有关人士处获悉,在泉州市科协和泉州市新社会阶层代表人士联谊会的共同努力下,中科协“海智服务团”项目有望首次落户泉州。该项目将从通信方面为开采业工人在井下作业时打造一条更为安全的生命线。此次泉州拟引进的这项高新技术名为“矿井安全防护监控与通信指挥系统”。它采用数字电台自组网感应通信方式,利用各支巷道到采煤点铺设的钢绞线,来保证地面指挥中心与矿井下工作人员移动通信。同时在井下作业面的感应终端安装有瓦斯、温度等预警监测传感器,在移动人员头盔上安装有日本fxc监控产品。经过优化的h.264压缩算法对视频图像进行处理,可以自动把现场监测的图片和预警根据无线感应通信的方式发送到指挥中心,并实现双方的语音通信。据介绍,一旦矿井发生爆炸、坍塌或透水等灾难事故时,埋在地下的钢绞线不易被拉断。届时,被困人员便可通过数字感应电台保持与地面的正常通信,从而使地面抢险人员及时了解地下被困人员。有关人士称,目前,矿井监控通信系统一般由地面调度子系统和井下子系统两部分组成。从技术角度来讲,地面调度通信完全可采用现有成熟通信网络技术进行组网;而井下地质复杂,现有的井下通信系统,均是基于微波射频无线通信技术,很难满足井下作业层面的通信信号覆盖。特别是在瓦斯爆炸、顶板冒落、透水等灾害事故突然发生后,其通信链路也将随之遭到破坏。据介绍,不久后有望落户泉州这个项目预算总投资3500万元,项目建成投产后每年可新增产值4000万元。据有关人士透露,不久前中国科协“海智服务团”首次来福建。在获悉这一情况后,泉州市科协和泉州市新社会阶层代表人士联谊会有关人士即加强与服务团的博士们联系,并就服务团手中的高新技术项目能否与泉州民企合作、落户泉州展开研讨,最终促成了多个意向项目的签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