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刺桐网!请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导航 | 新手上路 | 反馈建议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资讯 » 泉州要闻 » 中宣部盛赞全国农运会宣传报道工作历届最好

中宣部盛赞全国农运会宣传报道工作历届最好

2008-12-02 20:32  来源: 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
中宣部日前高度评价第六届全国农运会的宣传报道工作,指出参加本届农运会记者人数、报道规模、发稿总量和宣传效应为历届最好,已达到或超过全运会的规格。

据悉,本届盛会期间海内外共有178家新闻单位的1176名记者参会报道,成为我省历次活动报道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重大新闻宣传战役。中央、我省和九市主要新闻单位、香港驻闽新闻机构共刊播农运会稿件16000多篇(条、幅)。网上相关信息超过30万条次,新闻报道达到了18000余篇。这是海西效应在新闻宣传上的一次集中展现,也是新闻宣传围绕海西、服务海西、支持海西建设最具体、最生动的实践。

农运会期间,包括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10多家中央新闻单位均派出强大报道队伍参会。新华社派出70人组成的宣传报道团队,在泉州开设直播间,对各项赛事进行多层次、多侧面的深度报道,首次不经北京由地方直接向外发稿。中央电视台派出110多人组成的转播队伍,出动直升机、搭设42米云梯进行高空航拍、俯拍,除直播、转播开、闭幕式及重要比赛项目20多场次外,还制作播出多期专题节目,全方位报道本届农运会盛况。中新社发稿330篇,发出图片、视频540多张,向海外宣传推介农运会。新华网、中国经济网、中国新闻网、中国广播网、中国网和新浪、搜狐等新兴媒体,各省(市、区)主要媒体及香港文汇报、大众报、商报也积极加盟。

特别是10月26日晚农运会开幕式盛况,央视五套和七套进行现场直播,央视各频道新闻节目滚动播出农运会新闻,次日包括网络媒体在内的100多家境内外媒体刊登播出相关消息。此次农运会宣传报道从8月份启动,9月份形成规模,10月推向高潮,先后持续了两个多月时间,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海西成就、海西品牌成为盛会期间各媒体追逐的焦点和亮点。人民日报推出《大地情飞扬》、《两岸棋手同场竞技》,反映海西热土新变化和两岸农民赛场交流情况;新华社推出了《多样化·常态化·专业化——解读中国农民体育“泉州样本”》、《筹办农运会让泉州市建设有了奋斗目标——专访福建省泉州市委书记徐钢》;中新社编发《侨乡泉州农民的幸福生活》通讯和《福建泉州借力全国农运会提升城市品位》综述,香港商报推出《一届农运会一座城市新发展》,介绍海西新城——泉州新发展。福建日报报业集团、省广播影视集团和泉州晚报社等各媒体也推出了一批有分量的消息、评论、通讯和专题全方位、多角度、全景式地展现我省改革开放以来呈现的崭新风貌,展现海西“两个先行区”建设的巨大成就,展现福建和泉州农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

第六届全国农运会于10月26日—11月1日在我市举办,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由福建承办、泉州举办的全国大型综合性运动会。与历届农运会相比,本届农运会规模最大、参赛范围最广、比赛项目最多。赛会期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886名运动员参加了15个大项目、180多个小项目的比赛,决出金牌总数290枚。共接待1万多名海内外嘉宾,开幕式到场总人数达5万余人。


About QZCT - 网址导航 - 生活服务 - 同城分类 - 开心购物 - 天天特价 - 信息资讯 - 刺桐社区 - 网站地图
QZCT.CN版权所有©2018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闽ICP备110116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