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刺桐网!请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导航 | 新手上路 | 反馈建议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资讯 » 泉州要闻 » 努力实现三十年石化强省梦想 海西崛起石化港口新城

努力实现三十年石化强省梦想 海西崛起石化港口新城

2008-12-03 10:48  来源: 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
如果说,三十年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抉择,那么,海西几代人的石化强省梦则决定了泉港区这一全省石化产业龙头地区的现在和未来。从1978年福建炼油厂筹建,到2008年底中国石油化工(泉港)园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试点(泉港)园区揭牌,三十年的石化强省梦神话般地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催生起一座欣欣向荣的现代化石化港口新城。

据统计,2008泉港区年预计实现生产总值12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6亿元、工业总产值408亿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8116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了4.03、3.92、5.72、2.2倍,一幅依托大产业、大港口优势,带动现代化滨海新城快速发展的宏伟蓝图正在湄洲湾南岸如火如荼地展开。

大投资引领海西石化产业集群

2005年以来,泉港区按照“三年打基础、六年上规模、十年基本建成石化产业基地”的发展构想,全面推进湄洲湾石化基地先导区战略,目前在建及建成投产企业39家,总投资530亿元,全区2008年石化产值预计可达250多亿元。其中,投资49.36亿美元建设的福建炼油乙烯一体化项目将于2009年3月份全面投产,年产值将超过600个亿,可带动形成1500亿元以上的石化产业集群,为海西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泉港区为承接一体化项目辐射,着力打造24.5平方公里的石化工业园区,并在园区内辟出台商石化投资专区,力争至2020年基本建成以福建炼油乙烯一体化一、二期项目和石化中上游原料产品为主的国家级石化基地,形成2000多亿元年产值,2400万吨炼油、200万吨乙烯年产能。

大港口构筑两岸“三通”先行平台

在港口建设方面,泉港区全力打造湄洲湾南岸主枢纽港,纵深推进10平方公里的港口物流园区规划,着力打造肖厝港肖厝、鲤鱼尾两大作业区,规划建设36个泊位,目前已投产码头泊位9座,在建码头泊位7座,2007年实现港口货物吞吐量1500万吨。新建规划投资

250亿元、总装机容量580万千瓦的福建南埔火电厂等一批临港重工业迅猛发展,世界500强美国adm公司在此投资建设福海粮油项目。

泉港开通运行海关、检验检疫等口岸联检系统,为项目落户提供良好的投资软环境。抓住肖厝港列入两岸“三通”首批对台海运直航港口的有利契机,积极建设洋屿岸线化工泊位群及200万立方米化工仓储区,筹建海峡石化产品交易市场,加强与台湾石化产业对接。至2010年设计港口年吞吐量超过5000万吨,成为全省三大主枢纽港之一、泉州亿吨大港的主体港区、海峡两岸重要的货物中转地。

大配套提升

投资创业环境

建区以来,泉港着力实施“港城联动”战略,规划建设8平方公里的中心城区,先后投入40多亿元建设连接石化基地和港口物流园区的高速公路、铁路以及供水供电和地下排水排污管网等一大批城市基础工程,构建起“四横三纵”、相对超前的立体交通网络,完善供水、供电、给排水、排污网络,建有3个22万千瓦和5个11万千瓦变压站,为大项目落户提供较好的配套设施。

为了提高审批效率,该区设立区、镇两级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一条龙服务,在全市率先推行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工作,让执法权力在阳光下运作。

大统筹推动

民生社会和谐

泉港区建设发展的过程,也是工业反哺农业、群众共享石化基地发展成果的过程,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连续多年位居全市第一,建区以来累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近4万人。

泉港石化园区被列入第二批全国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园区,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填埋场已建成使用,高起点做好17.1平方公里城市生态园林建设,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三连冠”,城乡义务教育均衡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覆盖面达96.3%,顺利实现全省“平安区”创建目标。

立足新起点,放飞新希望。当前,泉港区正按照“产业发展一体化、公用设施一体化、物流传输一体化、环保安全一体化、管理服务一体化”的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形成产业内部、产业之间、产业与社会的大循环网络,全力推进泉港生态型石化基地建设。(


About QZCT - 网址导航 - 生活服务 - 同城分类 - 开心购物 - 天天特价 - 信息资讯 - 刺桐社区 - 网站地图
QZCT.CN版权所有©2018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闽ICP备110116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