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刺桐网!请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导航 | 新手上路 | 反馈建议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资讯 » 泉州要闻 » 泉州市各部门积极稳妥安排好明年计划 尽心服务经济推动大盘发展

泉州市各部门积极稳妥安排好明年计划 尽心服务经济推动大盘发展

2008-11-17 19:03  来源: 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

全市经济形势分析会召开后,连日来,围绕市委提出的“稳住大盘,固本培源,项目带动,奋力发展”决策,我市各部门纷纷自加压力开拓思路,主动谋划有为应对,立足工作职能积极稳妥地安排好明年计划,研究具体的项目增长点和财税源,做好服务经济工作,全力推进“大产业、大港口、大城市”的建设。

市科技局把“搭建一批全新的科技示范载体”摆在下阶段工作的突出位置。按照“建载体、搭平台、抓项目、促转型”的思路,科技部门将着重做好如下工作: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强化农村科技服务,强化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扶持科技中介服务业发展,构筑有利于吸引、留住并充分使用科技创新人才的平台基地,重点实施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全力推动泉州软件园、泉州光电信息产业园区等新兴科技产业园区的建设,促使我市成为国内外软件外包和信息服务企业的集中区。

市民政局将努力实践“泉州要发展,民生需保障”工作载体和特点,重点保障困难群体、特殊群体和重点优抚群体的基本生活,做好重点优抚群体的抚恤优待工作。着力解决农村五保老人的安居房建设,到年底要完成175户分散居住的五保老人安居工程建设。明年,拟新建或修缮200户低保户安居工程,解决低保户的安居问题。同时,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妥善解决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和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加快发展社会福利事业,提升基本民生保障能力。

大力支持产业、港口、城市做大做强,促进泉州综合实力持续提升将作为市财政局今后工作的主要方向。下阶段,财政局的工作重心将放在以下几个方面:扎实组织财政收入,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税种的收入入库;优化收入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确保重点事业和重点项目支出;加快支出进度,多形式、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和社会发展资金;集中财力办大事,为民生保障、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以及和谐社会构建服务。

市贸易发展局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商贸流通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努力构筑民生保障、市场完善、消费提升、商贸和谐的发展新局面:推进民生工程,确保市场稳定,对“米袋子”、“菜篮子”建设予以高度重视,巩固和提升“食品放心工程”质量以及1900家“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运作功能;实施项目带动,支持推进石狮服装城(三期)等物流项目建设;实施品牌推动,推进街区商业网点建设,培植都市商圈、特色商业街。引导和推行网上购物,发展各类消费服务业。

市建设局提出加快关系民生社会事业项目建设的七项措施:继续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度和老城和新区路桥、水电、污水、垃圾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着力解决新、旧城区住房困难等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规划建设五大片区,拓展城市骨架;加大项目融资力度;继续巩固农运会环境整治成效,深入开展安全文明工地检查;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建筑业企业、房地产企业积极应对多变的经济形势;形成创业合力;细化优选城建项目,为明年工作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坚实基础。

根据“东出西进、南北贯通”的发展思路,市交通局扎实做好岁末年初工作,确保泉三高速公路建设目标的实现,加快南惠、金安、泉厦等高速公路建设,推进一批交通项目前期的工作。提前谋划明年工作,全市将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计划投资77亿元,比增4.5%%,用于高速公路、普通公路、港口码头、场站和车辆技改、船舶等方面建设。加强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建设,提级改造农村公路100公里,加快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

市农业局将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重点抓好以下工作:粮食生产保面积稳总产,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培育壮大畜禽养殖龙头企业;推进园艺产品集约化、设施化生产,重点抓好大宗农产品的深加工;加大农业执法与农资打假护农工作力度;沼气建设抓进度重示范,2009年建设成高标准的农村户用沼气5000户;继续抓好惠农政策的兑现,确保各种补贴资金按时足额发放到农户;加快农业机械作业进程;农民组织化抓规划重发展。

市外经局将抓紧完成在手订单、发挥流通型外贸企业作用、加快新投产企业出口、突出龙头企业出口,挖掘外贸出口新增长点。加大财政、金融、保险资金等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密切与信保机构的合作,加强出口基地和电子商务平台等载体建设。抓好晋江、石狮等重点出口县(市、区)、全市100家重点出口企业和纺织鞋服等重点行业的跟踪服务工作,支持和鼓励企业积极拓展俄罗斯、中东等新兴市场。集中力量引进一些重特大型项目,重点支持产业集聚型、技术合作型的对外投资。

市港口管理局抓住港口生产建设“黄金季节”,深入挖掘生产潜力,确保完成年度港口生产任务;抓好在建工程项目建设,力争一批新的港口项目建成并投入运营;加大港口规划和项目前期工作力度,增加港口项目储备,争取有一批新的港口项目纳入省、市重点项目并抓紧启动;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湄洲湾港口体制一体化的要求,立足我市实际,主动适应港口管理体制的新变化,有为应对,积极采取措施做大做强我市港口经济。


About QZCT - 网址导航 - 生活服务 - 同城分类 - 开心购物 - 天天特价 - 信息资讯 - 刺桐社区 - 网站地图
QZCT.CN版权所有©2018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闽ICP备110116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