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进中原:泉州异地商会第一步
2008-07-22 21:42 来源: 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在郑州泉州商会的十年庆典上,名誉会长吴声巨微笑地举杯,用泉州味的普通话向来宾们发出回泉投资的邀请。与他碰杯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泉州商人。
觥筹交错,场景变幻。十年之间,这样的聚会不停地在郑州、长春、成都、广州等各个城市交替上演。于是泉商的投资日志里,有了中原最大的城市综合体“曼哈顿广场”,有了长春售价第一的楼盘南郡水云天,有了闽商灾后重建爱心基金,还有投资过亿元的在家乡建设的水头家具城、惠安黄塘工业区……
指针拨回1997年,主角依然是吴声巨。在郑州,凭借地缘和商缘搭起的桥梁,他和他的泉州伙伴,成就了泉州第一个异地商会。
商户“保护战”打响商会“招牌”
“中原之行哪里去?郑州亚细亚。”在很多泉州人的记忆中,关于郑州最深的印象是上世纪80年代末央视里第一个商场广告。数年后,河南郑州出现了越来越多操着泉州口音的外地人。当时,郑州的亚细亚商场、建材大世界、银基商贸城、华中食品城都是全国响当当的专业市场,精明的泉州人正是被此吸引。
到了1997年,郑州城里的泉州老乡已经达到相当规模。为形成商战的凝聚力,“同乡会”升格为“商会”,这不仅拿下了泉州第一,也是郑州第一家外地商会组织。
而郑州城里的泉州力量真正大出风头,则开始于商户的一场“保护战”。商会成立后不久,在郑州市火车站某商场内经商的100多家泉州商人就遭遇了麻烦:按规定,商户每月交管理费的时间为1—4日。但事实上,商户只要第一天不交,第二天就要被罚款100元,更令人头疼的是商场保安对送货的自行车见到就罚,还殴打商户。
在会长带领下,郑州泉州商会一面聘请律师调查,一面请记者曝光。商会的及时出现,引起了郑州市政府的重视。他们立刻招集工商、公安等单位作出联合处理:撤换保安,赔偿商户,商场完成了管理和服务的大整治。从此,郑州泉州商会的声望大振,商户们有什么问题,首先想到的就是商会。
“郑州泉州商会之所以成立,正是看到了人多力量大的出路。”郑州泉州商会第一届理事会会长吴声巨说,从最初的300多个企业会员单位,到如今的1000多个,去郑州做生意的泉州人都知道,要先找到“组织”——郑州泉州商会。有了泉州第一家商会的示范效应,来自温州、台州的商人们也都在郑州组成了自己的异地商会。
2000亿元产值=再造一个泉州市场
郑州是泉州异地商会的第一站,也是泉商们在中原的首个集体落脚点。眼下,这里的7万泉州人每年为郑州城创造着百亿财富。
在郑州,最被业内人士所津津乐道的房地产项目,莫过于曼哈顿广场。由恒安集团总裁许连捷牵头投资的广场项目地处金水大道与未来路交会处的黄金地段,总建筑面积约80万平方米,总投资40亿元人民币,涵盖了超5a甲级写字楼、休闲体验区等多种业态,创造了中原同期工体量最大的房地产项目,也是中原一次性投资最大的房产项目。不仅如此,郑东新区投资超过10亿元的宝龙广场也出自当地泉州人之手。
经营着越来越大事业的泉州人,把行业化也带进了商会。机构设置中,陶瓷、石材、地产建筑、服装、鞋业、汽配、水暖等七个组别,分别由商会的常务副会长负责协调和联系。位于郑州德化步行街的服装行业休闲裤专业市场,就是服装组的大手笔,如今,每年能卖掉700万—800万件的产品。而陶瓷组的会员企业以股份制形式投资中原陶瓷城,为会员省下创业资金1000多万元。
11年过去了,泉州异地商会从中原开始向全中国画了一个圆。超过100家异地商会构筑的泉商版图,已遍布全国所有省份,最远还到达了意大利和俄罗斯,数量仅次于温州位居全国第二。而经历十多个春秋洗礼后,在外泉商创造了庞大的财富。泉州在外企业经营户资产规模500万元以上的占10%,其中,资产超亿元的达40多家。70多万泉州人在全国开辟了数以万计的泉州商店、一条街和专业市场,产值已超过2000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泉州市场。
记者手记
泉商其实很想“家”
在郑州采访的经历中,只要你坐在泉商的汽车里,就一定能听到闽南歌。“在外地待久了,总想听听乡音。”郑州泉州商会的小吴说,在车里或住所放几盒闽南歌cd,几乎是商会里所有泉州人的共同习惯。
外出的泉商们都明白,出门做生意,一方面“团结就是力量”,另一方面是经济实力在说话。有家乡的地域“品牌”作后盾,在外生意人才能扬眉吐气。因此当泉州发出“回归工程”的号召,越来越多的泉商举手赞成。去年,来自泉籍乡贤的近10亿元资本注入泉州医药、酒店、专业市场等经济领域,就是最好的例证。
在更大的领域,不计回报的捐款更将乡情表露无遗。据不完全统计,不少异地商会和会员通过各种形式支持在泉举办的全国农运会、新农村建设、光彩公益事业和社会福利事业,仅去年一年的捐资额就高达8000多万元。
在过去的数年间,“回归工程”一直是泉商们津津乐道的字眼。每年,赶赴家乡参加外地泉籍商会新春座谈和泉州市“两会”已成为不少在外打拼者的必修课。与此同时,泉州吸引异地泉商的举措也推陈出新,不仅在各大展会出现了以展为“媒”组织异地商会返乡考察的潮流,还有一个精彩的泉商大厦计划构筑外地泉商的“新家”。如今冠名“泉州商会”的活动比例在不断增加,不仅更多的外地泉商看好泉州,由异地商会人士为当地政府来泉投资考察的“架桥活动”也正逐渐兴起,这或许象征着泉商“回归”的另一层意义。□绿波
1997年郑州泉州商会的成立,不仅拿下泉州第一,还带动温州、台州的商人也在
郑州成立自己的异地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