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刺桐网!请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导航 | 新手上路 | 反馈建议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资讯 » 泉州要闻 » 泉州市区防汛排涝系统通过“大考”

泉州市区防汛排涝系统通过“大考”

2008-07-10 02:28  来源: 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
百年一遇暴雨过后两个小时排除积水

8日,泉州市区遭遇了百年一遇的罕见特大暴雨。22时许,绝大部分路面积水已经排出,市区的防汛排涝系统成功经受住了此次“大考”。

排涝系统能抗五十年一遇洪水

泉州市区能在这次百年“大考”中顺利过关,离不开多年的努力。

历届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城市防汛排涝规划建设。1992年,《城市排洪排涝排水规划》出台;1997年,市区排洪排涝工程全面启动,斥资8.14亿元,历时5年,形成了市区排水、滞洪、排涝系统。目前,防洪排涝设施达到五十年一遇的标准。其中,晋江防洪大堤按照百年一遇的洪水设计。

此次“大考”中,内沟河、滞洪区、地下排水网络都表现突出。定期的清淤机制保障了内沟河的正常运行,8日满负荷排水数小时,终于将市区大多数积水排出。滞洪区也功不可没,浦西滞洪区、西北洋滞洪区、东浦滞洪区充分发挥了纳洪滞洪作用。

冒雨巡查确保排水通畅

“正常来说,五十年一遇降雨量规划建设的防汛排涝设施,在降雨量未达五十年一遇标准时,雨停半个小时内路面的积水排清,说明设施功能运行正常,而面对百年一遇的罕见降雨,能在雨停后两个小时内做到基本排除路面积水充分说明了我们防汛排涝体系是科学有效的。”市市政公用事业局负责人说。

旧城区缺少排水设施积水难退

在此次百年一遇的强降雨中,旧城区的积水现象较为严重,而且排水的速度明显慢于新城区。对此,这位负责人表示,旧城区除了主干道,基本没有铺设地下排水管网,大部分的积水都是靠排水明沟等小水沟排出,排量较小,因此一遇到强降雨,容易出现积水,只有结合旧城区道路改造,同步进行排水管网改造,才能根本解决旧城区的排涝问题。


About QZCT - 网址导航 - 生活服务 - 同城分类 - 开心购物 - 天天特价 - 信息资讯 - 刺桐社区 - 网站地图
QZCT.CN版权所有©2018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闽ICP备110116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