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新面料制成泉州品牌服装
2008-04-23 03:08 来源: 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第11届海博会于本月21日在石狮落下帷幕,记者在展会上了解到,海峡两岸纺织服装产业对接正趋向多元化,各界对具体的对接方式进行了不少有益探索。其中,台湾纺拓会代表团团长刘瑞图建议,可用台湾新面料制成泉州品牌服装。
本届海博会上,纳米科技制成的抗菌服装以及竹炭、椰碳等高科技纤维登台亮相,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眼球。台湾纺拓会代表团团长刘瑞图说,本次参展的企业带来的产品都是当今产业最新研发的产品,内容涉及新型功能膜、应用于隔离领域的新型非织造布等。
“台湾纺织服装业的情况与韩国有相似之处,虽然总量的发展受限,但在新品研发方面,努力向日本同行学习,目前在纤维和面料,尤其是在功能的推陈出新方面于世界范围内有其独特的地位。”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副会长、石狮纺织同业公会常务副会长王衍筑说。
“目前国际市场上一吨涤纶的价格约为1.1万元人民币,而竹炭纤维则是5万多元。因此,降低企业成本、提升经营效益,通过科技研发,提高产品附加值才是正道。”刘瑞图表示,面对目前国际经济新形势所带来的冲击,两岸服装纺织产业更应当加强交流合作,共同研发,合作营销,共创品牌。
刘瑞图说,凭借岛内科技研发和市场网络的优势,嫁接上大陆相对成熟的加工生产体系,两岸可以形成更为完整的产业链,提升竞争力,取得合作共赢的效果。他说,其所在集团共有50余家企业,目前已有30多家到大陆发展,对两岸纺织服装业的合作前景他相当看好。
“台湾功能性和环保型面料的研发世界一流,将这些成果转化为服装产品,必能取胜于国际市场。”刘瑞图认为,两岸产业的这种优势互补一定能“双赢”。
台湾耀迪公司专案经理王俊杰认为,由于台湾受地域限制,当地服装企业的市场已基本达到饱和状态,大多数企业已在寻找新的拓展空间,寻求更大的发展。“大陆不仅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还能提供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可以预测,未来台湾服装产业市场将会向大陆转移。”他说。
泉州纺织服装商会秘书长王宗锋表示,泉州纺织服装业存在着企业规模偏小、产品档次总体不高、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等问题,而台湾的纺织服装业发展较早,在生产能力、技术和产品创新等方面都有明显优势,特别是台湾在纺织服装业的上游领域,如针织、漂染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共同合作将使我们的产品更具竞争力。”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