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酝酿重整码头资源
2008-04-23 19:03 来源: 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两岸直接“三通”是大势所趋,在两岸关系形势趋好的情况下,两岸直接“三通”已具备坚厚根基。
关一批整一批扩一批
据海关查验科和石井监管科介绍,目前,码头功能规划不完善已影响到了口岸进一步发展。对此问题,海关的工作思路是对现有的对台小额贸易码头进行梳理整合,该关的关,该整的整,该扩的扩,为两岸直接“三通”打好坚实的基础。如泉州关区的对台监管重点区域石井对台贸易口岸要尽快将内贸和外贸分开,把对台小额贸易监管货物、对台直航出口货物集中规划到和客运监管码头一墙之隔的3000吨码头,共用同一码头平台,设立双卡口监管,对货物实行全方位监控制度。
在具体措施上,海关计划在对台直航出口货物码头、仓库、卡口设置远程闭路电视监控探头,实时对台直航出口货物的装卸、入库情况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严密有效监管;同时改善口岸的适航通道、货物堆场和各项监管条件,提升港口综合实力。他们还将根据旅客进出情况和未来形势发展需要,适时开通石井口岸服务中心二楼出境通关现场,完善监管设备,改善通关环境。
石井监管科的工作人员还介绍,由于海关在旅检工作中对旅客的部分行李物品需要征收行邮税,而目前石井口岸没有银行网点,旅客需要乘车到泉州市区交税后再回石井提货,浪费大量人力和时间。因此,他们已向有关部门建议在口岸联检大楼设置银行网点,改善口岸硬件设施,方便旅客通关,把石井口岸建设成为福建省贸易方式最多、功能最齐全、设施最完善的对台贸易口岸。
简化台湾同胞往来手续
统一出台可行性操作规程,规范对台贸易,主动做好各项服务、管理工作已列入海关工作日程。据介绍,泉州海关将出台政策进一步简化台湾同胞往来通关、签证等各项手续,尽可能提供便利条件,切实维护台湾同胞的合法权益。
此外,还将长远规划对台小额贸易货物物流中心,以龙头企业为依托,构建功能较为齐全、符合海关监管要求的物流配送中心,实现“一站式”服务和有效监控,同时探索对台小额贸易保税监管模式,以集约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整体优势满足其异地备料和“零库存”生产需求,提高竞争力,提升对台经贸层次,激活口岸对台功能,推动两岸试点直航向更高层次的全面双向直航发展。本着互补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加强两岸物流、旅游、金融业等现代服务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