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先行我们见证
2008-04-09 06:41 来源: 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关注和了解泉州的人们说,在历史和现实舞台上,泉州演绎着一部精彩的“一字经”。
从“一”开始,一年之间,泉州朝她的强市梦又靠近了一步。从市民最满意城市、地级市国家级品牌数到“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和全国双拥模范城两个六连冠,数以百计的领域内,泉州多次结缘“第一”。
今天,我们请出一些平凡和不平凡的人物,共同见证创新创造、先行先试、科学发展道路上的泉州轨迹。
与nba品牌知名度最高的中国城市结伴
亚历山大(nba火箭队老板)
亚历山大对泉州这个大洋彼岸的城市并不陌生。4个多月前,作为安踏最大的海外股东,他与安踏ceo丁世忠在书有“共赢天下”的盟约上盖下双方“印玺”,新战略联盟的定位宣告了泉州品牌与这支nba球队紧密的关联。在亚历山大眼中,一年前,巴蒂尔穿上匹克球鞋的一刻和不久前三位世界级篮球明星举起安踏比赛服的场景同样历历在目。这是全球篮球装备的最高展示平台上,两个来自同地区的中国品牌的首次携手亮相。
从体育场到电子屏,泉州品牌都不缺乏世界关注。2007年7月,安踏在香港联交所的大厅上,ceo丁世忠至今仍记得开市后投资者雷鸣般的掌声。这一天,安踏以31.68亿港元创造了中国本土纯运动品牌在境外的最大融资额。4个月后,已在香港上市的泉州华丰纺织完成资本市场的二次登陆,成为首家在韩上市的外国企业。
今年,奥运的命题赋予了泉州品牌更多的猜想。在奥运赛场上,朝鲜、立陶宛、伊拉克、塔吉克斯坦、白俄罗斯国家队将穿上鸿星尔克、康踏、匹克、露友、特步赞助的运动装。北京发改委特聘奥运经济顾问黄为将此形容为营销模式的一大创新——在阿迪达斯独家垄断奥运资源的格局下,泉企另辟蹊径参与奥运会的方式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坐拥地级市第一的国家级名牌数(46个中国名牌+百余个中国驰名商标)显然不足以涵盖泉州产品品牌的全部意义。在泉州大多民企老总的办公室里,都有一幅世界地图——这才是泉商族群的真正视野。
在海西首个世贸中心定居
伏妍(泉州世贸中心商务总监)
4个月前,一直旅居日本的伏妍将自己的下一站定在泉州。在以后的4年里,她将与这座城市的经济元素朝夕相处。
伏妍将帮助越来越多的泉州企业走进世贸中心。作为见证人之一,她目睹了世贸中心进入泉州的历程——去年5月,泉州市政府代表团访问美国圣迭戈世贸中心,并与之结缘。一年半后,在圣迭戈世贸中心主席和美国泉籍华侨社团的努力下,泉州发达的民营和外向型经济魅力征服了世界裁判。
4年后,高度超过208米的世贸中心,将成为泉州最耀眼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在世界贸易中心协会主席盖尔·杜苏里看来,一幢楼或一个组织都不足以涵盖世贸中心的意义。泉州大量中小企业一旦入选会员,将轻松享受全球90多个国家的300多座城市和75万家企业会员实时互递的最新信息,从而以最省钱的方式“走出去”。
香港世贸中心主席伍淑清女士说,目前,国内仅16个大城市拥有世贸中心,泉州对此项目的积极推进,显示了先人一步的独到眼光。亲睹两岸经贸的多项全国冠军
谢秉臻(美旗控股集团战略决策委员会主席)
谢秉臻已经不记得自己去年究竟在泉台间奔波了多少回。但可以肯定的是,他见证了泉州创造的四个纪录:
2007年1月由美旗牵头组成的台湾投资代表团与泉州签下23.2亿美元台资巨单,超过近20年泉台经贸总额,其中光电和物流项目投资额都堪称两岸之最。
4月,两岸金融信贷不接轨的瓶颈率先在泉州破解。美旗集团在工商银行的融资,通过工行在香港的机构———工银亚洲,使企业在台湾的资产信用转接到泉州工行。未来,泉州工商、建设等多家银行将形成最早的台资担保圈。
12月,中华光电产业联盟以泉州为首个基地向全国推广。
同月,泉台“产洽会”吸引了全国73个台商协会会长、台湾10余家工商团体,成就了国内最大规模的台商聚会。
在谢秉臻的视线之外,泉州还拥有六项全国冠军头衔:第一艘台轮来靠、第一次海上小额贸易、第一次渔工对台劳务输出、第一次大陆商品在台湾参加博览会、第一次实现大陆与台湾地区(金门)人员和货物同时直接往来、第一次大陆货物在台湾地区(金门)举办专场展销会。
目前,武汉、咸阳等国内不少地区都瞄准了“台资聚集”这篇文章,在去年与大陆众多城市的过招中,泉州已先行一步。未来,关于中国第三大台资聚集区的构想,将引领泉州在电子、石化等十大领域占得先机,到2015年迎来一半的台湾百强企业。
享受中国流动人口管理新模式的第一人
陈秋兰(丰泽奎生工艺公司外来工)
陈秋兰有些眼花缭乱:国内首趟外来工返乡包机、全国第一本外来工职工医疗互助证、新版《暂住证》……泉州每半年就有一个令外来员工惊喜的消息。
在2007年9月之前,陈秋兰必须办理繁琐的暂住证、婚育证、就业证以满足在泉州生活的需要。如今,一本新版《暂住证》就足以让她与泉州城近200万名外来工,在就业、教育、社保、限价房、驾照、计生等10大领域与常住居民享受同等待遇。
这种名为“多证合一、多举并重、多位一体”的模式是泉州流动人口管理领域创造出的第四个全国第一。此前,泉州“外来工维权新模式”拿下第三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最高奖;开创了国内首趟外来工返乡包机;第一次组织外来工、农民工参与职工医疗互助。今年,包机让外来工家属到泉州过年的活动,成就了第五项全国第一。
受益中国最早的全程式网上审批
陈清欣(欣龙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
从第一枚公章到最后一枚,几年前,陈清欣跑了一个月。一年前,他到市行政服务中心,报批一份涉及不少部门的厂房设计方案,不到一个上午就办好。如今,面对新开启的全程式网上审批,他只要动动鼠标,就能在公司完成劳动、环保、土地等一系列复杂项目的所有手续。
搭建这样的审批“高速路”,泉州连年成先行典范:从2006年开始,我市行政服务在全省率先进入“进一家门办多家事”的审批阶段。2007年4月,泉州全程式网上审批服务创造了全国第一,政府审批跨入“足不出户就可办妥手续”的时代。目前,泉州项目审批时间缩短了近80%%。
城市信息化将是泉州城的下一个亮点。不久后,包括电子政务、服务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八大信息化工程将崛起,带领泉州迈向全国信息化应用与创新示范城市行列。
住在全国第一个不冒烟的陶瓷产区
林福椿(冠福现代家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陶瓷垃圾?在瓷器废品和废弃瓷土面前,林福椿轻轻地摆了摆手。在他看来,哪怕是洗瓷坯落下的一点点瓷土也是宝贝。他说:“在冠福1吨原料中配以15%—20%的废瓷土,1年能节省300多万元。”
更让林福椿引以为豪的是,他住在全国第一个不冒烟的陶瓷产区,这座县城的1100多家陶瓷企业没有一根“黑烟囱”,电力和天然气取代了“以柴烧瓷”传统,80%%的废水和90%%的工业固体废物得以再生利用。
类似“化腐朽为神奇”的故事同样在林福椿的居住地之外频频上演:恒安纸业耗水量仅为国内同行的1/9,创造了中国第一;全国最大石粉综合利用项目、国内最完整的25mw光伏电池产业链和全国石化循环经济示范工业园也都在泉州落户。今年1月24日,本社等单位联合主办“团聚第二故乡”活动,把外来员工家属接到泉州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