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三高速车流量比增60%事故翻倍
2011-01-12 09:00 来源: 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昨日,泉州高速交警支队二大队邀请各客运公司安全负责人召开“春运客运车辆管理座谈会”。会上,面对2010年比2009年增长近1倍的事故量和事故死亡人数,泉州高速交警支队副支队长金星在会上做检讨,他说:“过去的一年,我们做的事情很多,但还远远不够。”
车流量同比增长60%
泉州段主线车流量日均1.2万辆
记者从座谈会获悉,201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泉三高速公路泉州段共发生各类道路交通事故803起,死亡15人,受伤40人,直接经济损失357.13万元;而2009年3月16日至12月31日,发生各类道路交通事故为402起,死亡8人,受伤31人,直接经济损失235.09万元。
据分析,车流量的剧增和驾驶员的疏忽大意都是事故量上升的原因,泉三高速公路泉州段目前的车流量为主线日均1.2万辆,各出入口平均3.2万辆,与去年同比上升60%。
座谈会上,泉州高速交警支队副支队长金星发言说,2010年是支队辖区内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和造成的死亡人数最多的一年。虽然警力有限,但民警有注重路面安全隐患排查及安全行车宣传。“做的事情很多,但是还远远不够,有些地方不尽如人意。”金星表示抱歉,他说,接下来,支队将尽最大的努力,更负责、更用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三明至永春蓬壶段
长下坡、隧道均是事故多发地带
据了解,2010年,泉三高速b道新岭格隧道发生事故11起,死亡1人,受伤3人;b道柴桥头隧道发生事故15起;b道高架下坡发生事故15起,受伤6人,以上三个路段都属于长下坡段,为事故多发点。
高速交警介绍,泉三高速公路三明到永春蓬壶互通路段属于连续长下坡路段,隧道多、弯道多、桥梁多,尤其是b道新岭格隧道至柴桥头隧道这段下坡路段长达5公里,新岭格隧道出口是直线路面,行车1km后穿过间隔较短的三个隧道(即格口隧道群),伴随着“s”形连续弯道后进入柴桥头隧道,在此路段发生的事故比较多。而事故发生集中在夜间和凌晨,事故形态基本是追尾,特别是在雨、雾等恶劣天气事故极易造成连环追尾。
“由于属于长下坡路段,过往车辆长时间刹车,刹车水导致路面经常潮湿。”四中队负责人陈吉祥说,由于地处德化和永春地段海拔较高,温度较低,冬天时,下半夜路面容易结冰,道路湿滑,所以驾驶员经过该路段一定要提前减速行驶,并保持足够的安全行车间距。
客运公司建议
隧道前多设警示标志
南平一客运公司安全负责人表示,为了对驾驶员起到提醒作用,他们在车辆上安装gps定位系统,并通过技术设置,让gps在车子进入隧道前发出安全警示。
有的客运公司提出,一些隧道出口路况复杂,有弯道、有高架桥、有下坡,建议交警在隧道出口前多设置提醒和警示标志。高速交警表示,他们会认真研究、妥善处理。
此外,针对一些客运车辆在高速公路上下客,高速交警表示,客运车辆上下客,只能到核准的停靠站点。
春运将迎来客流高峰,高速交警提醒,除了禁止超速、超载等违法行为外,高速公路是禁止上下客的。据介绍,交警部门在日常路面巡逻中,在泉三高速公路永春、德化等路段,经常发现有乘客在高速公路边候车,一些客运车辆违法停车上客;在鲤城、南安段发现超载现象,用面包车拼装客人的情况也常有,高速交警提醒,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