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刺桐网!请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导航 | 新手上路 | 反馈建议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资讯 » 泉州要闻 » 推动“泉州制造”向“泉州创造”转变

推动“泉州制造”向“泉州创造”转变

2008-03-08 04:45  来源: 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
福建团昨日举行集体采访会,全国人大代表、泉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朱明接受采访时表示——

昨日下午4时30分至6时,福建团举行主题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推进两个先行区建设”的集体采访会,包括全国人大代表、泉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朱明等在内的多位代表接受中外记者采访。

民营经济是泉州的一大特色,在海西“两个先行区”建设中,泉州如何发挥其独特优势、更加有所作为?昨日下午,在接受《香港商报》现场采访时,朱明代表着重介绍,泉州的民营经济如何在建设“科学发展的先行区”中发挥作用。

民营经济是泉州的“传家宝”

“民营经济是泉州的‘传家宝’、‘看家宝’。”朱明代表首先向《香港商报》记者介绍了民营经济在泉州的情况。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目前全市拥有民营企业12.7万家,2007年产值3916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92.7%%。民营经济的企业数量、就业人数占全市九成以上,缴纳税金占全市财政收入逾六成,在全市经济中已占“十分天下有其九”的格局,成为泉州经济最大的特色、最大的品牌、最大的支柱和最大的活力源泉。

泉州的民营经济呈现出四个特点:一是企业规模化。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425家,完成产值3418亿元,占全市民营企业工业总产值的81%%,其中年产值超亿元企业累计达636家,上市公司30家。二是经营品牌化。拥有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工商总局认定)28个、中国名牌产品46个,荣获“中国品牌经济城市”称号。三是市场专业化。形成了服装、鞋业、石材等一批全国性商品专业市场,成交额上亿元的专业市场有25个。四是区域特色化。几乎所有县(市、区)都形成了自身的优势产业,并相继获得中国鞋都、中国瓷都、中国石雕之都、中国休闲服装名城、中国建材之乡等国家级和区域性品牌。

民营经济要先行先试走前列

泉州的民营经济下一步如何发展提升,如何在建设“科学发展的先行区”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朱明代表告诉记者,总的是按照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认真落实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的要求,按照中央支持海峡西岸发展的决策部署,按照“好字当头、先行先试”工作主线,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提高民营经济的发展质量、发展层次和发展水平,为福建省的民营经济发展、为建设“科学发展的先行区”多作贡献。

五方面助力民营经济提升

◆提高对科学发展观认识

朱明代表提出,第一,泉州市政府要引导民营企业继续提高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胡锦涛总书记强调:“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我们必须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同时,发展必须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泉州民营企业来讲,一方面要继续发展壮大,另一方面要做到可持续、有后劲。要通过经济、法律、行政、教育、培训等手段,提高民营企业经营者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树立协调发展、安全发展、健康发展的理念,在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都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特别是要强化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强化企业的节能环保意识和主体责任,注意保护好生态环境,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使科学发展观成为泉州每一家民营企业的共同价值和自觉行动。

◆提高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朱明告诉记者,泉州将不断提高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认真落实支持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动民营企业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同时,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鼓励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逐步设立研发机构,争创国家级、省级企业(行业)工程技术中心,提升企业研发能力。

◆优化民营经济的产业结构

接下来,泉州还将积极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和信息化技术,整合提升纺织鞋服、建筑建材、机械制造、工艺制品、食品饮料等五大传统产业。根据泉州市产业规划,引导民营企业参与石油化工、电子信息、修船造船、汽车制造、生物医药等五大新兴产业发展,特别是围绕五大新兴产业中的龙头企业做好配套工作,加快产业链的延伸和形成,不断推动民营经济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同时,针对我市第三产业“短腿”问题,切实放宽市场准入,引导民营企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

积极争创更多的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等国家级知名品牌,支持品牌扩张,推动单一品牌发展成系列品牌,国家级品牌发展成世界级品牌,不断提高辐射和集聚效应,推动“泉州制造”向“泉州创造”转变。认真做好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工作,支持民营龙头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拳头产品,培育一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同时,鼓励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参与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努力掌控产业“话语权”。

◆培育一批民营大企业、大集团

泉州市政府还将鼓励民营企业之间以及民营企业与其他类型企业之间进行收购、兼并,实现低成本扩张,促进资产重组,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形成一批规模上10亿元、20亿元、50亿元甚至上百亿元的企业集团。同时,鼓励更多的实力型民营企业通过上市融资或进行“强强联合”,着力培育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集团和大公司。

最后,朱明表示,泉州的民营经济将在新一轮的发展中,创优势,走前列,努力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多作贡献。


About QZCT - 网址导航 - 生活服务 - 同城分类 - 开心购物 - 天天特价 - 信息资讯 - 刺桐社区 - 网站地图
QZCT.CN版权所有©2018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闽ICP备110116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