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刺桐网!请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导航 | 新手上路 | 反馈建议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资讯 » 泉州要闻 » 泉州去年近10亿资金“凤回巢”

泉州去年近10亿资金“凤回巢”

2008-03-05 11:11  来源: 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
泉籍异地商会扩至102家,为家乡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日前获悉,在过去的一年里,来自在外经商泉籍乡贤的资本有近10亿元实现了“凤回巢”。这些资本被注入泉州的医药、酒店等经济领域,对接泉州正在实施的招商选资工程,有力地推动了泉州的产业升级。

从1998年在河南郑州撒下第一颗火种开始,目前泉籍异地商会的数量已扩容至102家,而鼓起腰包的泉州企业家正在实践着自己的回归梦想,为家乡经济的发展不断注入新活力。

对此,中共泉州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工商联党组书记蔡文良在接受采访时说,“乡亲”因素是泉商回归的一个重要原因,“许多场合,在外企业家都向家乡表达了回乡投资的意向。在投资成本和生产成本相近的情况下,他们更愿意在家乡投资发展。”蔡文良说:“泉州人有浓厚的家乡情节,‘恋祖爱乡,回馈桑梓’是他们的重要特征,特别是对家乡文化的认同和亲情、友情的眷恋,促使他们时刻关心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在实力增强后,返回泉州投资创业,是许多人的愿望。”

蔡文良指出,近年来,泉籍异地商会在引导会员回乡创业上所做的努力不容小视。泉籍异地商会的建立与发展,对于组织联系、团结教育、协调服务在外泉州人,促进在外生产要素凝聚、融合和壮大,加强家乡党委、政府与广大在外创业者的联系,促进泉州与其他地区政治经济合作与交流等,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泉籍异地商会已经成为泉州的一个品牌,尤其在引导在外泉州人回乡投资、促进在外生产要素回流方面,商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以南安为例,仅2005年,其异地商会会员回乡投资额就达到3.3亿元,而目前许多泉籍异地商会也都在筹划以商会的名义回乡投资。

除“乡亲”因素外,“在外泉商经济实力已经达到相当的程度,是支持泉商回乡投资的根本。”曲靖市福建商会会长傅天堂这样认为。在他看来,在外泉州人是泉州未来发展可以动员的巨大“金库”,可以成为泉州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新源泉。据了解,目前共有大约百万泉州人在国内的其他地方经商办企业,随着他们销售网络越来越强大,他们的生意也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据了解,仅2006年在外泉商就创造了2000亿元人民币的销售总额,相当于同年泉州市民营工业企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二。

并且,近年来在外泉州人的素质和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已具备与一般外资相同,甚至更先进的经营管理能力,这也为众多泉商回乡投资提供了支撑条件。傅天堂说,经过20多年的磨炼,市场经济为泉州造就了一大批懂经营、善管理的现代商人,形成庞大的企业家人才群体。他们凭借当地资源、政策和市场等区位优势,集聚人才,拓展市场,形成许多先进的技术、品牌和管理方法。同时,通过学习,他们的个人素质也不断提高,许多人取得了高等学历,一批企业家当选当地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宁夏泉州商会会长黄阿遂补充说,泉州完善的产业链也是吸引泉商回乡创业的原因之一,“回归”有利于企业开辟新的产品和产业,有利于引进知名品牌、先进装备、先进管理方式和管理人才,同时,“回归”本身也将对泉州的经济发展和企业技术进步起重要的示范作用,对泉州的产业调整和结构升级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关人士分析,实际上,在外泉商的个人事业与家乡泉州的整体发展已经形成不可分割的关系。南京南安商会常务副会长杨煌购道出了不少在外泉商的心声:“虽然我在外面漂泊的时间比在老家待的时间还长,但泉州人都一样,热爱家乡,这种感情永远都是改变不了的。现在,我一直在寻找合适的项目,有机会一定回来投资。”

□相关新闻

异地泉商寄语家乡发展

泉籍异地泉商的资本回归,为泉州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作出了贡献。年初,本刊利用异地泉商回乡的难得机会,采访到他们中的一小部分人,了解他们对家乡建设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近距离感受到异地泉商们对家乡的挚爱。

内蒙古泉州商会会长蔡彬彬:要从名牌战略上升到标准化战略,抢占产业发展先机。要加强标准化工作投入的力度,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和管理,积极支持企业参与标准化的制定和修订。要从政策、资金等方面积极支持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单位,并在泉州设立更多的全国标准专业委员会,从而使泉州的名牌优势转化为标准化优势。

临沂泉州商会会长陈孟师:2008年奥运会重点在北京,但影响遍及全国,企业固然要积极主动抓住商机,政府也须先入研究,看能不能给泉商带来新商机,以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北京泉州商会会长陈水波: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泉州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城市,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泉州地区优势凸出,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与宝岛台湾经济互补性很强,经贸往来得天独厚。我们要及早完善和出台发展规划,用好用活中央赋予的各项优惠政策。

云南晋江商会会长吴建家:要提高政府职能部门的服务意识,确实转变观念,为泉州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好服务。在城市间的区域性竞争中,招商引资就是软环境,软环境搞得好不好,取决于我们的服务质量高不高。南京南安商会会长黄金城:泉州传统和新兴产业的发展为泉商提供了巨大机遇,异地泉商在事业有成的同时,应积极参与“回归工程”,为家乡建设和发展贡献新力量。今后我们更要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跳出泉州,发展泉州,充分利用异地泉商的平台作用,积极动员广大泉商承担社会责任,构建和谐泉州。

青岛市泉州商会会长李延庭:我们应该打造“泉州”品牌,打造大泉州概念。首先要树立大泉州战略规划,利用各种渠道,整合各种资源,加大对大泉州的宣传力度。其次,把泉州的旅游业做强做大。旅游业是一个无污染的产业,发展旅游业可以推动泉州经济上新的台阶,带动工业经济的发展,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四川闽南商会会长陈扬水:今天的泉州已初显大泉州雏形,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海峡西岸经济区正在全面启动中。因为有了家乡的发展,我们这些走出去的孩子,才会有更大的动力。反过来,我们事业有成了,也要关注家乡发展,回来推动家乡的发展。

佛山市泉州商会会长蔡世铨:佛山的产业现在已经形成区域一体化,泉州的一些产业则内涵还不够丰满,只有集群起来,才能规模化,产生全国,甚至全球性的影响力。在产业集群的基础上,佛山的发展经验之一就是建设大规模展馆,并在展馆周围由企业出资建各种展示厅。泉州也可以效仿,由政府建大型展馆,然后由企业出资在展馆周围建设展示厅。

沈阳闽南商会谢永军:在外创业的泉籍商人,如果能够进行片区性的强强联合,那无疑将产生更大的作用!政府可研究异地商会企业家群落的民间融资平台,释放了大家能量,办成“财团式”的发展模式,促进现代泉商的崛起,打造合作平台,共铸“泉商”品牌。

广西南宁泉州商会会长卓清良: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是一个潮流。广西地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中心地带,依托国内广阔腹地,面向东盟各国市场,作为中国通往东南亚大陆的大通道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泉州企业要积极参与东盟博览会,主动沟通东盟各国,利用这个便捷通道为产品走进东盟各国市场打好前站。

长沙泉州商会会长李天赐:泉州的土地资源相当紧张,面对未来资金的投入,我们不能盲目接纳,而要有选择地引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科技创新型项目,对高消耗、高污染的项目坚决拒之门外。同时,要与国内外一流的科研机构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掌握与泉州相关的资源和开发情况,不断修正和完善招商选资的方向,丰富泉州的招商选资内容,形成项目储备。

金华市泉州商会常务副会长陈文胜:义乌在启动城市化进程的同时,依托市场国际化、产业集群化、城市现代化的基础和趋势,把握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和规律,坚持工商反哺农业和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借鉴义乌的做法,泉州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不断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动农村向社区、农民向市民等转变,努力促进城乡融合、共享现代文明。

北京福建纺织服饰商会会长王宗培:泉州纺织服装的低成本价格策略已经失去比较优势,而且同质化竞争只会让集群品牌走进死胡同。要让闽派服饰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我们必须拥有有效的品牌化策略,帮助企业快速提升竞争力。通过对资源的有效整合,推进品牌化营销进程,并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手段辅助纺织服饰企业配置资源,从而更好地服务产业,提升产业。

云南普洱市福建商会会长吴联强:百年商会固然是目标,但对于眼前来讲,商会的成员之间要更多地考虑如何加强沟通与合作,异地泉州商会的建立不仅为成员提供了增进友谊的机会,还为他们抱团合作提供了更多的权益与商机。北京磁灶商会会长吴振南:企业的规模并不等于市场的规模,泉州有些企业规模看似不大,但是品牌强、市场占有率高,终端能力延伸到各个地方,这是了不起的。所以,大没有用,精、久才有用。


About QZCT - 网址导航 - 生活服务 - 同城分类 - 开心购物 - 天天特价 - 信息资讯 - 刺桐社区 - 网站地图
QZCT.CN版权所有©2018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闽ICP备110116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