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泉州打造新台资聚集区
2008-01-23 11:44 来源: 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今年省“两会”期间,省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傅圆圆等向大会建议:在泉州打造中国大陆新台资聚集区,进一步扩大海西效应,为建设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作贡献。
新台资聚集区建设万事俱备
傅圆圆等代表在《关于在泉州打造台资聚集区的建议》中表示:目前,泉州建设大陆新台资聚集区时机已经成熟、条件已经具备。
首先,台湾产业正在加快向祖国大陆转移。与台湾一水相隔的泉州,成为台商瞩目的一方热土。其次,泉州具备聚集台资的现实基础。泉州交通条件好,境内深水良港众多,是祖国大陆联接台湾距离最近、区位最佳的港口之一。居住在台湾的泉州籍同胞有900多万人,人文优势突出。泉州投资环境日臻完善,民营经济相当发达,完全有能力承接台湾产业转移。再次,泉州打造台资聚集区取得初步成效。构建了“海博会”、“鞋博会”、“农洽会”等一批有效的载体平台。建立台商投资服务机制,对台商投资从项目洽谈到投资建设、从开工投产到经营运作,提供全过程、全方位和个性化服务。引进台资大项目取得突破。2007年,全市新批台资企业55家,合同利用台资3.63亿美元,实际到资1.18亿美元,打造台资聚集区初显成效。
新台资聚集区将实现双赢
傅圆圆等代表认为,在泉州打造中国大陆新台资聚集区,充分体现了两岸合作双赢的主旨,并提出四点建议:
一是继续支持加快设立泉州台商投资区。建议省委、省政府尽快协调厦门市整合集美、杏林台商投资区,支持促进泉州设立台商投资区。
二是支持设立对台金融合作试验区。建议省政府支持泉州加强与金融监管部门、台商协会的沟通和协调,争取在泉州设立对台金融合作试验区,降低台资金融机构进入泉州金融市场门槛,允许台资企业入股泉州商业银行等城乡金融机构,允许台湾金融企业在泉设立分支机构,发展保险、租赁、财务、信用担保、证券、创业投资等现代服务业。帮助泉州争取中央金融政策支持,如在泉州相关商业银行试办对台离岸金融业务,允许对台小额贸易以人民币核销,先行建立两岸货币流通管理和清(结)算机制,推动泉州商业银行到台湾设立分支机构并开办国际金融业务,促进泉台金融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三是支持设立对台旅游合作先行区。在海峡西岸旅游区建设中,支持泉州推进泉金旅游航线健康发展,确保泉州市旅游协会与澎湖县旅游发展协会签署的《建立旅游市场合作和交流关系协议》得到切实落实;支持泉州规划建设泉台旅游合作区,建立健全泉台旅游互动合作机制,整合泉台旅游资源,联手开辟旅游线路,打造海峡旅游品牌,促进泉台旅游业双向对接。同时,支持泉州把赴金、澎旅游拓展到周边省份乃至全国各地,努力把泉州打造成赴台旅游的重要通道。
四是支持建设海峡两岸直接“三通”便捷通道。支持泉州发挥与金门、澎湖货物直航优势,吸引台湾物流企业和航运公司来泉投资,共同打造泉台航运物流中心。以石井、深沪被列为对台小额贸易试点为契机,支持泉州建立泉台自由贸易区、海峡两岸共同市场泉州先行区。支持泉州航运企业与台湾企业联合组成海运、航运公司,推动泉州港与台湾高雄、台中、基隆等港口结成港口合作联盟,探索建立泉台航运交流促进机制,推动泉台直接通航健康发展。加快建设泉台直接往来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和服务体系,积极探索泉台人员、货物直接往来的新途径,力争泉州晋江机场作为对外开放口岸和对台包机空中直航预备航线,待条件成熟时开放为对台直航空港口岸,努力把泉州建设成为海峡两岸直接往来的便捷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