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务工人员:成为幸福的“新泉州人”
2007-09-17 14:47 来源: 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过去的五年,对在泉的外来务工人员来说,有太多的“想不到”让他们感到惊喜。
昨日,搭乘电梯,走进宁德人王晓宁先生在洛江区吉源花苑的家时,我们感受到一股浓浓的温馨。王先生和妻子在洛江的汇成针织有限公司上班,他们5岁的女儿在洛江的幼儿园念中班。王先生说,多年前他与妻子开始在泉州打拼时,“不曾想到能在泉州买房子”,但在4年前,这个梦想变成现实,如今,他们一家三口过得其乐融融,“有一种落地生根的感觉”。
其实,越来越多外来务工人员选择了举家到泉州生活,这一点可以从以下数据得到印证:据初步统计,至本月14日,全市1666所小学实际招收一年级新生比去年增加10668人,比增12.08%。教育界人士分析,生源激增主要原因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大量涌入。
这与市委、市政府不断出台相关政策和泉州本地市民观念上的转变密切相关。以下观点已经成为了全社会的共识:泉州的发展离不开外来务工人员,没有他们的奉献,泉州不可能有今天。
2005年,经泉州市委、市政府及市总工会推荐,外来务工人员魏远荣(福建长汀人)和王秀黎(北京人)当选全国劳模,这在全国还是首例。
据统计,截至今年1月26日,累计有5名外来务工人员成为全国劳模或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04人成为市级(或以上)先模,129人通过各级人大、政协参政议政。
为改善用工环境、保障外来务工人员的权益,我市自2003年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或规定。《泉州市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合法权益暂行规定》明确指出,外来务工人员享有与本地市民一样的合法权益,可拥有泉州户口,子女入学与本地学生一视同仁,等等。此外,《关于解决企业拖欠劳动者工资问题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外来员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泉州市外来工、农民工住院医疗保险暂行规定》等有关政策性文件接连出台。如今,外来务工人员在泉州同样可以购买经济适用房;参加职工医疗互助保险,每月交3元即可享受最高2万元的医疗补助;子女就读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一样能享受到平等的受教育权……
在市委、市政府的带动下,社会各界也敞开怀抱接纳外来务工人员,企业将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列入企业文化建设,在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上下功夫。建阅览室、组织旅游、开职工运动会,集团总裁亲自上阵与员工赛跑,泉州企业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关爱,从行动上体现了出来。在全社会的广泛参与下,本社联合泉州市总工会等多家单位开展的“畅通返乡路”活动,还让不少外来务工人员实现了搭乘飞机飞回家的梦想,为他们顺畅回家打开了包火车、包汽车、包飞机的绿色通道。不久前超强台风“圣帕”来袭期间,泉州市民还敞开别墅,让外来务工人员入住避风躲雨,更是体现了泉州人对“新泉州人”的珍惜和关爱……
“想不到我会娶泉州的老婆”、“想不到我的工资一涨再涨”、“想不到我有医保了”、“想不到工厂里有阅览室”、“想不到我们公司有集体旅游”……5年里,太多的“想不到”,让许多外来务工人员成为了“新泉州人”,逐渐把泉州当成“第二故乡”,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将“第二故乡”变成幸福生活的居住地。□本报记者陈起拓实习生陈小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