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迈向世界级开放城市
2007-03-31 05:29 来源: 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
挪威红、蜀金白、南非红、粉蝶石……从中国最大的石材基地水头往外百余公里,新兴的国际石材物流中心石湖港口每天都迎接着成千上万的世界名石。它们将在南安被加工成石材精品,而后送往海内外。
而在每一架从东京开往厦门的航班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客人是来自日本的石材商人,他们大多目的地是南安。
这也许能描述出“全球化”的一个经典图景,在一个自由、开放的贸易世界里,泉州石头的脚步,暗喻着泉州在全球生产链条中所享受的利益与喜人的变化。
但这不过是泉州融入世界的一小片风景。在入世5年后,泉州已经能自如地与196个国家做生意,并微笑地迎接66个国家和地区到泉州投资创业。这一年,全社会的出口商品交货总值已接近100亿美元,20.5亿美元的合同外资注入泉州。无论是招商选资的视野、大型载体的建设、外贸的增长方式,泉州都在变化中成长。泉州期待着,这三个变化能帮助泉州迈向世界级的开放型城市,让对外开放的先行作用继续闪光。
变奏:招商引资到选资
“踩上香港跳板,你可以轻松闯世界。”几天前的香港-泉州推介会上,香港贸发局的内地代表朱英向发达的泉州制造业抛出绣球。
在他看来,泉州的制造业已具备了世界级的水准,而香港服务业的软件支持则可以帮助更多的泉企走向国际。无论是资金难题、营销网络、品牌打造的世界级团队、还是国际贸易中的法律顾问,香港都有能力为泉企打点一切。他期待今后香港银行、零售、管理、品牌等现代服务业能进军泉州,实现泉州制造与香港服务接轨的完美结合。
这个长达4小时的推介会座无虚席,200多家泉企用持续不断的掌声迎接香港贸发局和服务业团队的首次光临。会议还得到了市政府、外经局、贸促会的大力支持。这样的礼遇,折射了泉州从招商引资到选资的变奏:鼓励外资投向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基础设施,重点引进龙头项目、配套项目和基础项目。
如果说服务业入泉还只是泉州企业的期待,那已经动工的五里工业区科技园四百多亩土地则为迎接世界巨头金保利集团做足了准备。从下个月开始,这里就将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到今年年底,贴上金保利标签的福建首批太阳能电池将在泉州诞生。项目部的邱经理预计,4年后这里的产值可攀升至50亿元人民币,成为国际上最具竞争力、技术最为先进的电子科技发展中心。
在市外经局的构想中,未来,泉州招商将把有限的土地资源向几类项目倾斜,着眼于研发和销售终端的制造业投资项目;“三高、三少、三节约”项目;具有辐射带动效益的关键项目和新兴产业的龙头、配套项目。
变速:外贸驶上通关“高速路”
“我们能跑得多快?”
站在国家级加工区门外,泉州企业关心的不仅是“免税、保税、退税”的优待,他们还希望自己的产品与世界接轨能变得更快。
这些梦想很可能在年内就能实现:国际上最开放的“境内关外”海关监管模式将在泉州出口加工区运用,包括“一次报关、一次审查、一次查验”的措施,24小时无纸化报关以及24小时的国检预约服务。另外,专为出口加工企业生产服务的仓储企业和专门从事加工区货物进、出口的运输企业都将在园区内设置。这里距离泉州、厦门、福州机场均不到3小时车程;距后渚、石湖、围头三大港区最远不超过45公里;加上毗邻324国道,福厦和泉三高速(在建),非常适合“大进大出、快进快出”的出口加工企业要求。
在加工区的规划中,在2008年之前,传统产业将是这里的主力军,并吸引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力量。这一时期,它的进出口总值将达到10亿美元。到2010年,高新产业将成为招商重点,并把招商范围扩大到长三角、台湾地区,甚至美日韩。届时,出口加工区进出口总值有望达5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预计达15亿美元。
出口加工区不远处,泉州首个b型保税物流区与之相连。它的最大好处是,原来需要绕道厦门、深圳的泉州鞋服、建材在家门口就能配送,与此同时,外地进入泉州的商品也将有了临时存放地。未来,这里将成为联结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物流集合区域。保税仓储、物流配送、进出口贸易业务都能在这里实现。
两大区域的崛起,标志着泉州商品进出口“高速路”正浮出水面。未来,国家级出口加工区、b型保税物流区连同现有的54个港口码头泊位和即将到来的亿吨大港,将组成道路的三个端口,共同连接通达全球的生产、配送、出口“高速路”。
而在“高速路”的腹地,泉州企业高起点地与世界往来,还可以通过申报中的台商投资区、惠安台商创业基地、泉惠石化工业园和已经初具规模的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泉州鲤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石狮经济开发区、晋江经济开发区等13个省级开发区一一实现。
变身:“泉州造”提升附加值
当所有人都对“我选择,我喜欢”耳熟能详的时候,安踏说,“永不止步”才是最合适的口号。
而在过去5年,一直被cctv5用作背景音乐的英国皇后乐队“wearethechampions(我们是冠军)”,很快会变成安踏品牌元素的一部分。
这是安踏的参谋团———包括智威汤逊等在内的世界顶级咨询机构的主意。安踏的品牌总监徐阳希望用这首歌来向他的“上帝们”致敬,完成由cctv5-安踏-cctv5-消费者的循环。
包括徐阳在内,安踏已吸纳了一大批有外资工作经历、海外生活背景的职业经理人,并将智威汤逊等世界顶级咨询机构纳为己用。安踏的国际脚步还包括与欧洲久负盛名的比利时rsscan公司共同创建了全国首家“运动科学实验室”;同时建立起让外资品牌艳羡的近4000家终端。
所有国际化运作的结果是,中国品牌研究院的最新报告里,安踏以13.54亿元身价成为中国运动鞋行业最值钱的商标,并跻身运动服装、鞋帽、箱包和运动器材市场,成为能与外资品牌抗衡的综合体育用品企业。
出色的不只是安踏,寰球、三兴、鸿星尔克等泉州鞋企,也正逐渐加大自有品牌的出口比例,如今这些企业4—8美元的运动鞋出口单价已经高出中国出口均价的1倍以上。其中,寰球的“亚礼得”运动鞋,最高出口价可以卖到14美元。
标杆企业的力量波及到整个行业:去年,尽管泉州鞋企的出口数为同比减少了7.5%,但总货值却增加1.33亿美元,平均单价从此前的每双2.4美元上升到2.9美元;销售国家的覆盖面,一年内扩大了70%,出口国在美国、欧盟及中东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基础上,增至50多个。
鞋业的出色表现代表了泉州“十一五”外贸出口转变的两大方向:提高产品附加值和推进出口市场、产品多元化。
2007年,泉州的对外开放有更大的理想:政府希望将更多的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转化成享誉世界的出口名牌,并着手策划在国外新兴市场举办泉州名牌产品展销,扩大海博、鞋博、网洽、石博、海洽、建材等展会上的国际辐射力。这一年,机电、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比重有望继续扩大,1400多家自营出口企业将再进一步,力争诞生泉州首个出口超亿元的龙头企业。□本报记者王家声林绿波实习生梁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