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中求快走前列支撑带动多贡献
2007-03-25 17:30 来源: 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这次会议是在我市处于发展的紧要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当前,我市经济总量已多年居于全省首位,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如何在基数趋大的背景下持续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如何贯彻落实好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支撑带动全省发展,为海西建设大局多作贡献,需要从理论层面上进行深入地思考和探索。通过三天的现场观摩和理论研讨,深入开展交流评比,集思广益,民主决策,进一步达成共识,增强信心,理清思路,明确举措。当前,各级各部门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立足新的发展、新的跨越,结合新形势、新情况,迅速将务虚会取得的成果转化为发展的举措,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中,持续运作,务求实效。
当发展到了一定层面,对发展实践进行深层次理论思考并发挥好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对于地区经济社会实现新一轮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市委认真贯彻省委对泉州发展提出的要求,接连召开了三次务虚会,每次务虚会都取得新的理论收获和实践成果。2005年5月,市委召开“加快泉州发展”大型研讨会,提出了经济发展、城市拓展、体制创新、先进文化建设、和谐社会构建五方面“走在前”的新构想;2006年8月,市委召开“走前列、新突破”研讨会,形成了在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空间、泉台合作、外向型经济、城市核心竞争力、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实现“走前列、新突破”的新思路。昨日刚刚闭幕的务虚会,进一步明确了要通过在产业发展的支柱作用、民营经济的示范作用、县域经济的引领作用、对台工作的前沿作用、对外开放的先行作用、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等六个方面切实发挥对全省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作用的新理念、新举措。前两次务虚会之后,我市都掀起了新一轮发展的热潮,使经济社会建设跃上了新的发展平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市扩张功能完善,发展空间全面拓展。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901亿元,增幅创1999年以来新高;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财政总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提高,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比2005年下降3.2%。相信这次务虚会的成果也必将有力地指导和促进泉州新一轮发展,实现“好中求快,支撑带动”的目标。
实现“好中求快,支撑带动”,要进一步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当前,各级各部门要继续保持想做事、想做大事,能做事、能做大事的良好精神状态,继续维护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良好发展氛围,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认准新定位,想实招,议实事,鼓实劲,充分激发积极性和创造性,深入贯彻海西建设“四四六一”战略部署,扎实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建设,努力当好发展的排头兵。
实现“好中求快,支撑带动”,要落实好“四个重在”实践要领。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运作、重在实效,这既是工作要求,也是工作方法。当前我市就是要按照“四个重在”的要求,持续保持发展的良好态势,持续发扬泉州人爱拼敢赢的精神和“创新、创业、创造”精神,持续运用好“五个一”工作机制等各项保障制度,持续落实好推进“四大建设”、强化“四大保障”、实现“五个基本”目标的工作措施,不断提升经济运行质量,提升发展层面,提升发展实效。
实现“好中求快,支撑带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立足好,力求快,强支撑,促带动。要正确处理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关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正确处理县域经济与中心城市关系,大力发展现代城市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全面拉开大泉州建设序幕;正确处理民营经济与外向型经济关系,全面提升民营经济发展水平,全力打造台资聚集区;正确处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关系,推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和安全发展。
实现“好中求快,支撑带动”,要进一步夯实基础,筑好平台,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泉州要在全省发挥支撑带动作用,离不开良好的投资环境、生态环境的有效承载,离不开和睦安定社会氛围的巩固发展,离不开全市干部群众的积极作为。要继续做好优化创业型城市环境这篇文章,赋予新的内涵,注入新的动力;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升社会保障能力,维护社会安定稳定,全力构建“和谐泉州”;加强资源环境管理,建立资源长效利用的供给机制,使泉州成为创业的摇篮、投资的热土、宜居的城市。
实现“好中求快,支撑带动”,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先进性建设,充分发挥党委的坚强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实现既定目标提供坚强的保障。相信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凝聚全市上下、海内海外、方方面面的力量,形成发展合力,推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肩负起支撑带动的使命,不负省委的厚望,不负人民的期望,不负历史的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