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的绿色健康新跨越
2011-01-10 09:00 来源: 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9日,《永春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通过专家组评审。未来五年,永春县发展将贯穿“绿色”、“生态”、“健康”理念,打造具备“生态安全永春、文化侨乡永春、宜居富裕永春”特色内涵的海西绿色生态强县,向世人展现绿色健康的新“桃源”。
布局:“一城三组团” 打造空间新格局
永春县将按照“一城三组团”的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做足“道口经济”文章,形成城区、产业集聚发展,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新格局。
“一城三组团”,即永春山水生态文化名城、东部绿色休闲度假特色产业组团、中部农副产品深加工特色产业组团、西部现代物流和矿产资源特色产业组团。
永春山水生态文化名城包括县城规划区内的桃城镇、五里街镇、石鼓镇、岵山镇、东平镇等5个乡镇。重点发展绿色生态健康产业和侨乡文化特色旅游业,加快发展现代低碳工业、生态农业、商贸物流业、房地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
东部绿色休闲度假特色产业组团包括湖洋镇、外山乡、东关镇、介福乡等4个乡镇。重点发展以休闲度假、健康娱乐、旅游地产为重点的绿色休闲度假特色旅游产业和生态农业。
中部农副产品深加工特色产业组团包括蓬壶镇、达埔镇、呈祥乡、苏坑镇、吾峰镇、仙夹镇、锦斗镇、玉斗镇等8个乡镇。重点发展生态农业、现代商贸物流业、特色加工产业、避暑疗养特色旅游业等。
西部现代物流和矿产资源特色产业组团包括下洋镇、桂洋镇、坑仔口镇、横口乡、一都镇等5个乡镇。重点发展矿产资源及深加工产业、运动氧吧特色旅游业、现代物流业等新兴产业,培育成具有永春特色的生态型资源加工区。
转变:“绿色健康”主导产业新格局
“做好一片叶、做活一颗果、做大一盒药、做精一瓶水、练好一套拳、做强一体游”,未来五年,永春将打造以轻纺鞋服、矿产资源及深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为基础,以生物医药、食品饮料、生态旅游、精品农业、商贸物流等绿色生态健康产业为主导,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永春将强化生物医药产业的主导作用,推进全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试点县建设,坚持“生物医药生产制造企业与药材种植基地相结合”、“科研孵化平台建设与大型龙头企业科研带动相结合”、“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与医疗保健相结合”,打造海西生物医药产业重要基地。同时,加快建设食品饮料产业集聚基地,充分发挥永春芦柑、永春佛手等农副产品资源和优质水资源的优势,大力发展果汁饮料、肉制品和矿泉水、茶饮料、永春老醋、功能性食品饮料、医药用水等产业。
生态旅游方面,重点发展“生态文化休闲娱乐旅游”和“温泉养生商务休闲旅游”,形成县城旅游接待中心,以及西部森林氧吧休闲娱乐度假区、东部风情小镇和运动休闲度假区、中部峡谷探险朝圣疗养度假区和县城周边武术文化温泉娱乐区等四个重点旅游片区,重点规划建设中华武艺大观园、牛姆林猴山乐园、东溪大峡谷、呈祥高山茶园度假、温泉医疗养生等项目,构建“县城住、全县游”的旅游发展新格局。
宜居:培育特色乡镇 和美丽乡村
“十二五”期间,永春将打造山水生态文化名城,培育特色乡镇和美丽乡村,着力推进城乡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快建设现代宜居侨乡。
强化城关带动功能,在城西片区选址规划建设侨乡宜居新城,按照华侨生活习俗和国际标准建立印尼风情园、马来西亚园、新加坡园、澳大利亚园、华侨公寓、华侨别墅、五星级度假酒店、华侨学校、华侨医院、华侨商务中心、华侨商城等,增强永春现代宜居侨乡的文化内涵和宜居魅力。
规划形成五里街武术魅力名镇、蓬壶特色农产品名镇、呈祥高山茶园度假魅力名乡、湖洋养生养老度假名镇、桃城产业集聚特色名镇等一批特色乡镇。每年建成10个县级以上示范型美丽乡村,形成“生态旅游型、村容整洁型、整村推进型、特色文化型、侨资推动型、产业带动型”等各具特色、多元发展的新农村建设良好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