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执政的高度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2006-12-27 12:52 来源: 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十六大把党的执政能力的建设突出地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从执政的高度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这对于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十六大”报告从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党的执政条件和环境变化的角度提出和思考党的建设问题。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实现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的党,必须准确把握时代特点,认真研究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问题,做到既不落后于时代,又不超越阶段,使我们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其次,十六大政治报告明确地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列为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这是建国以来党的代表大会第一次提出来的,不仅富有新意,而且进一步深化了党的建设理论。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必须进一步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充分运用我们党的五十多年成功执政的基本经验,抓住一些带根本性的问题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全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务必把这一指导思想切实落实到我国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实践之中,落实到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之上,进一步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第三,把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作为全局作用提到突出的位置。报告指出:“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这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全局性作用。”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是一个带全局性问题,不但体现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而且直接影响着执政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科学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对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起着加强和促进的作用。而不科学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则会给这个关系带来严重的损害。
综观世界各类政党执政的历史,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问题决定着执政党的兴衰。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三大作风”、民主集中制、群众路线等科学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我们必须长期坚持。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我们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改进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工作方式和工作制度,实现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制度化、规范化。
形势逼人,不进则退。从执政的高度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要内容,是国际共运史给我们的深刻启示,也是我们党执政的基本经验,我们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准确把握共产党执政的内在规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努力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实现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党的庄严使命。
[2006年1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