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港区黄田村支书陈其伟辞世
2013-07-09 10:05 来源: 泉州晚报地处大山深处的泉港区涂岭镇黄田村,凄婉的哀乐声刺痛了村民的心。到场的人们心情沉重,脸上挂满悲伤,只为送别他们最敬重的老支书——年仅57岁的泉港区涂岭镇黄田村支书陈其伟。
昨日上午,地处大山深处的泉港区涂岭镇黄田村,凄婉的哀乐声刺痛了村民的心。到场的人们心情沉重,脸上挂满悲伤,只为送别他们最敬重的老支书——年仅57岁的泉港区涂岭镇黄田村支书陈其伟。
此前一日,陈其伟还在为村里的事来回奔波,当晚在加班后他身体突然不适,来不及送医救治,即猝然辞世。
熟悉陈其伟的人都知道,这个官不大的村支书头上有许多耀眼的光环:全国劳动模范、省优秀共产党员……但更多的村民、同事知道,这个实心为民、踏实干事的汉子,带领2300多名村民,谋发展求变化,走出了一条黄田村特色的致富路。
深夜发病仍伏案工作
对于黄田村委会主任陈伟聪来说,2013年7月7日是黑色的一天。当天,在赶去医院的路上,他亲眼目送与自己搭档了10多年的村支书陈其伟就这么离去了。强忍悲伤中,陈伟聪回忆起陈其伟人生最后一天的行程。
7日上午,陈其伟和他踏勘了村里在修的几条道路;下午4点多,两人前往隔壁的仙游县园庄镇东平村,协商两村修路事宜。
黄田村地处泉港北部最偏远的山区,与洛江、仙游交界,早年交通极为不便。陈其伟1986年担任村支书以来,带领村民修了不下10条道路,其中几条是打通与外界联系的必经之路。
东坪村到黄田村1.6公里的路并不长,但是因为地跨两地,需要协商解决的问题较多。晚上7点,两人在路边的快餐店,随便扒了几口饭。回到家没多久,陈其伟又回到了村委会办公楼。晚上9点多,老支书打电话嘱咐他“早点睡觉”,提醒第二天上午还要一大早赶到省移民局汇报工作。
连日的高温天气,陈其伟的工作行程仍排得满满当当:黄田溪流整治、村容整治工作推进、黄田至蔡田自然村2.4公里的村道硬化、黄田至樟脚村朝阳公路段裁弯取直工程……其伟的几个孩子都在外工作,住在村委会办公楼附近的村民们经常看到,他办公室的灯经常亮到凌晨一两点。熟知他的人都清楚:其伟又在简陋的小房间里过夜了。
“我胸口闷得厉害,你载我去医院看看吧?”晚上11点左右,陈伟聪接到陈其伟打来的电话。陈伟聪心头一紧,不是身体极不舒服的话,陈其伟再怎么也不会晚上“打扰”其他人。
陈伟聪急速开车赶到办公楼下时,陈其伟正捂着胸口,站在路旁。“当时他脸色非常苍白,呼吸急促,很痛苦的样子,身子都站不稳。”陈伟聪一边扶他上车,一边打电话给陈其伟的侄子和120。
半路上,陈其伟的呼吸越来越微弱。等车子出了朝阳公路碰上120急救车时,急救医生发现陈其伟已经没有了生命迹象。“不可能,怎么可能?”陈伟聪始终不敢相信,这几天精力还充沛得像装了发条的陈其伟,就这样走了。
他常常第一个出现在工地
陈其伟的遗体被送回祖厝后,得知消息的村民们从各个角落赶来,农田里、在建楼房里,人们纷纷放下活路赶来。仅昨天上午,各地自发赶到陈氏祖厝悼念的便达1000多人,这还不包括黄田村村民。
村民们脸色凝重,默默回忆着他20多年来为村里所做的一切。
“我们村2001年开始修朝阳公路,大家出工出力。每天早上,第一个出现在工地上的,大多是老支书。”几个村民说,陈其伟每每卷着裤腿,一身上下到处都是泥巴。这条路3年后修成,成为黄田村通往外界的一大通道。而之前,村民们到涂岭、泉港、惠安等地,都要走上10多公里。
28年的村支书履历,没有让陈其伟“吃老本”。相反,他与时俱进,不断引进新项目,每几年都会给老区村黄田带来新变化。“他就是旗帜。他认准干什么,我们都跟着干!”周惠阳和其他村民讲起陈其伟带领大家干的一些大事,如数家珍:
黄田村11个自然村,每个村落都通水泥路了,除了现在在修的一条外,这些路没有花过工钱,都是陈其伟号召村民们出工出力的;
黄田村1.8万亩的山头,原来光秃秃的,现在放眼村中及四周,处处绿意盎然;
黄田村早在1991年就建起了全县(时属惠安县)为数不多的小学四层校舍,取代原本破旧不堪的土瓦房;
几年间,村里的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也因为他四处奔波,跑来资金而焕然一新。
同事
他步行10多公里争取项目
2012年,黄田村支书换届选举,连续干了27年的陈其伟觉得自己“年纪大了”,想退下来,给其他年轻人机会。可选举中,他仍旧以全票当选。“其伟带着我们干,才有奔头!”“我们村现在发展得正快,你可不能撂挑子!”村民、党员、老同志都如是说。
涂岭镇副镇长张新锋挂黄田片有两年多时间,在他眼里,陈其伟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他做事想得远,脚步迈得实。”张新锋说,区里、镇里布置下来的工作任务,陈其伟从来不会推脱,每次都是立即带头去做。去年“美丽乡村”建设开始推进,“这是改善村庄环境的大好事!”陈其伟马上响应。黄田溪的整治美化,也被列为其中的重要部分,“要做自然要做得最好。”
采访中,泉港区几个干部回忆起了几个细节。当年,在修朝阳公路时,陈其伟经常一天要步行10多公里,带着一大堆的文件、汇报材料,到山外的村庄道路搭公交车,去找部门要项目要资金。下雨时,就是戴头笠、穿雨衣、雨鞋,再把文件包在塑料袋里去搭车。有位领导见陈其伟来访的次数频繁,便特意交代工作人员,以后凡是陈其伟找上门他不在时,就开办公室让他在里面喝茶等候。
父亲离世他没来得及看最后一眼
通往自然村的几条村道还在修,绿化基地刚起步,东坪到村里的大路还在协商,黄田溪流整治还有许多事……陈其伟建设黄田村的壮志未酬,便猝然离世。
“我们知道,他还有许许多多心愿没有完成,有村里的事,也有家庭的事。”几个干部和村民向记者讲起陈其伟的“心愿”,都强忍着泪水。
“你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完成呢,怎么说走就走了。”陈其伟的大哥,66岁的陈其礼说,三弟其伟对公事很上心,父亲几年前逝世时,他还在修朝阳路的工地上,没来得及赶回去见最后一面;三弟媳几年前逝世,他的4个孩子毕业工作到现在,都还没有成家。
“他一心扑在工作上,心里可能也为子女着急,但很少说起。”陈其礼说,他退休后很多时间在涂岭住,回来也少遇到弟弟。平日其伟不是在村里忙活,就是到外面开会、跑项目,难得能坐下说句话,看到弟弟忙碌的样子,陈其礼也拿不出大哥的样子,“教训”的话变成了安慰的话。
面对灵堂,亲友、同事、村民惟一能做的,就是希望老支书能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