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刺桐网!请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导航 | 新手上路 | 反馈建议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资讯 » 泉州要闻 » 魅力泉州 » 泉州规划局昨明确表示蟳埔蚵壳厝一座也不会拆

泉州规划局昨明确表示蟳埔蚵壳厝一座也不会拆

2012-10-27 10:04  来源: 海峡都市报

昨天,泉州市规划局向本报发来一份《关于蟳埔民俗文化村规划情况的说明》,市委、市政府在研究有关蟳埔民俗文化村及周边片区规划建设问题时,从未计划拆除蟳埔传统民俗文化村保护区。

泉州规划局昨明确表示蟳埔蚵壳厝一座也不会拆

相关报道:
泉州市规划局昨向本报发来规划情况说明—— “从未计划拆除蟳埔保护区”
昨天,泉州市规划局向本报发来一份《关于蟳埔民俗文化村规划情况的说明》(以下简称“《说明》”),称网络所传泉州东海街道蟳埔民俗文化村将被全部拆除的消息不实,市委、市政府在研究有关蟳埔民俗文化村及周边片区规划建设问题时,均强调要做好蟳埔民俗文化村的保护,从未计划拆除蟳埔传统民俗文化村保护区。
日前,泉州文化名人王仁杰的一条有关蟳埔和金崎民俗文化村将被拆除的微博,引起泉州市民和网友的关注,本报记者采访蟳埔社区、规划、文体等部门以及文物专家,求证得知蟳埔社区特色建筑蚵壳厝并不会消失。
在保护前提下改善环境
《说明》介绍,泉州市委、市政府对历史文化保护一向高度重视。早在1999年,就开展蟳埔村规划保护工作,对每栋古民居、每堵蚵壳墙、红砖墙都进行现场调查登记。在城市总体规划、东海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相关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中都对蟳埔民俗文化村保护进行了规划。东海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对蟳埔传统民俗文化村保护区的保护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明确了蟳埔传统民俗文化村保护区的保护范围,在调查基础上,梳理了需要重点保护的主要历史建筑,并对保护措施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在路网规划时还有意识地避开民俗文化村保护区。
其实,蟳埔民俗文化村的保护不是简单地全盘保留整个村庄,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积极保护与整治。实际上,根据2007年专项规划所做调查,发现全村原本近百栋具有保护价值的传统建筑,经近年来老百姓自行改建或作为危房拆除,目前已仅剩60多栋具有保护价值的传统建筑。为此,东海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选择了具有传统风貌的集中地区,在此基础上适当扩大范围划定核心保护区,并在周边区域划定建设协调控制区进行保护。
《说明》称,蟳埔传统民俗文化村保护区以外的蟳埔村、金崎村民房大部分是上世纪60年代以后翻建的建筑,建筑环境拥挤、交通不便,市政基础设施和消防通道等缺失,存在安全隐患,传统建筑文化特色也逐步消失。因此,有必要在保护基础上进行片区更新完善,改善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同时,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补充旅游服务、商贸等功能,更好地提升历史文化的保护利用工作。目前,在城市规划指导下,市政府正在认真筹划有关片区的保护与整治改造工作,依法依规开展用地房屋征收工作。
延续和保存传统民俗文化
《说明》表示,对历史文化保护,泉州做的工作还是很全面的。接下来,蟳埔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不会被破坏,不仅蟳埔传统民俗文化村保护区居民全部保留在原地,其他村庄民房拆除后,村民也将就地就近集中安置。一些宫庙、古树等有保留价值的元素也将尽可能地保留。
同时,还将建设供村民存放渔具等生产用品的用房和社区活动场所,方便村民生产生活和开展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并在江滨北路蟳埔段规划了一个约1600米长的渔船停泊码头,使每一艘渔船都有泊位,设立鱼市经营场所,安置和规范好当地群众的生产经营活动。在方案形成过程中,规划部门多次组织设计单位征求东海街道办事处和蟳埔、金崎社区居委会等属地单位意见,就渔船停泊、维修等问题进行探讨,吸收相关意见对项目设计方案进行了修改和完善。今后还将不断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改进工作,以延续和保存蟳埔女和蚵壳厝等传统民俗文化。

About QZCT - 网址导航 - 生活服务 - 同城分类 - 开心购物 - 天天特价 - 信息资讯 - 刺桐社区 - 网站地图
QZCT.CN版权所有©2018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闽ICP备110116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