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刺桐网!请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导航 | 新手上路 | 反馈建议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资讯 » 泉州要闻 » 城乡架起“致富桥”

城乡架起“致富桥”

2006-11-29 14:03  来源: 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

———落实市党代会精神走访录之九

实施农村公路提级改造;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完善农村电网设施建设……连日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我市农村公共设施、公共服务相对落后问题提前得到缓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大踏步前进。

城乡一体“架金桥”

近日,记者来到洛江区河市镇霞溪村,洛江电力部门10多名电力工人正在该村进行电网的移杆换线施工。在路口的新植电线杆上,3名工人正在娴熟地进行紧线架杆工作,为两路导线做对接绑扎。

“为了方便企业用地、用电,原来的电网已经不能适应了,我们对这片线路重新架设,电线杆的布局作了调整。”施工队的小万说。

据了解,河市镇霞溪村位于洛江区万亩开发区附近,随着公路线延伸,霞溪村东片区的土地被盘活,地价也由原来几万元一亩增加到十几万,将招商引资引进一些企业。电力设施的完善,为当地农民搭起一座“致富桥”。

今年6月29日,德化县偏僻深山4户人家通电,我市实现了760多万人民“户户通电”。

记者从泉州电业局了解到,该局积极贯彻落实“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的农电发展战略,统一城镇与乡村的服务标准,让农民们也能享受到与城市居民一样的优质服务。

“村村通”铺设出行路

市委、市政府提出实施“基础工程”,提级改造农村公路,抓好客运“村村通”工作,力争至2010年前全市实现乡村道路等级化、路面高级化,解决农村“出行难”。记者到惠安县走访时得知好消息:该县将投资1.425亿元,把全县所有自然村的道路改建为水泥路,2年内实现村村通水泥路。

为了服务农村发展,惠安县决定将改建硬化自然村道路,扩大农村公路路网规模、改善农村道路通行质量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项目,计划2年内完成所有自然村475公里道路改建水泥路任务。

此外,惠安县将同步建设县、镇、村三级客运站、候车亭,在每个行政村建设一个候车亭,实现“每乡一站、每村一亭”目标。为了方便农村群众乘车,惠安县计划至2010年全县拥有客运车辆695部,实现村村通客运班车。□本报记者陈桂生


About QZCT - 网址导航 - 生活服务 - 同城分类 - 开心购物 - 天天特价 - 信息资讯 - 刺桐社区 - 网站地图
QZCT.CN版权所有©2018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闽ICP备110116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