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美丽公路串起美丽乡村
2012-09-19 07:03 来源: 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自主创新
公路垃圾变废为宝
地处沿海的公路极其繁忙,来来往往的车辆在路面上留下不少砂石、粉尘及杂物。它与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又有区别,难以和两者混合处理。随地倾倒的话,造成二次污染不说,还可能堵塞水利沟渠、排水涵洞,影响农业生产。眼看着每天扫地车从路上收集来的垃圾在公路站大院里越堆越高,惠安公路分局戴局长想到了循环利用的出路。
去年年底,戴局长组织公路工程技术人员,利用不同物质轻重不同,创造了一套公路垃圾分离处理设备。在惠安公路分局惠南公路站,记者见到了这套有着三个圆形处理仓和两道橡胶传输带的实用家伙。“公路垃圾倒进处理仓后,处理仓滚筒会不断转动,将砂尘与塑料袋过滤分离,砂尘通过滤网漏下,经传输带进入第二个处理仓。在第二个处理仓里,我们会加入水继续筛选,将砂尘里剩余的枯枝等细小杂物拣出,再输送至第三处理仓里过滤出细砂。这些细砂可作建筑材料,每立方米能卖八九十元呢。”戴局长笑着介绍道。
据悉,这套设备已在惠安公路分局的几个公路站投用,市公路局下一步准备将其推广到面临同样垃圾处理难题的其他沿海公路站中。届时,所有沿海养路工人上路收集来的垃圾都将得以循环处理,实现公路养护与自然环境保护的和谐。
尽善尽美
公路成乡村风景线
德化县国宝乡格头新村的连阿婆,喜欢眯着眼睛坐在新村前面的石椅上眺望公路风景。新村位于省道206线一个拐弯处的前方,地势高,连阿婆在这里可以看到:明净天空下,山峦起伏间,几个月前被省公安厅、交通厅定为文明交通示范公路的省道206线德化段就沿着茂林修竹的浐溪畔蜿蜒而上,身姿俊美。层次丰富的绿化配以人性化的安保标志标线,道路仿佛会说话,让途经的德化10个乡镇村民备感亲切。
一踏入省道206线地界,记者就看到右前方立着一块限速标志牌和前方掉石警示牌,这让我们对前方路况一下子有了判断。道路为双向两车道,路缘每隔5米就有一块三角状反光标,路缘外的整齐行道树树干刷白,并不宽阔的道路显得立体感十足,行车其间,如同体验三维游戏中的公路通道。
该路段纵坡多、弯道多,记者看到,遇弯时,路中央有红色橡胶质的中央分道标,防止车辆占道、逆向行驶;遇下坡时,路面有明黄色振动标线,提示车辆减速;临溪涧的路段,则有厚实的钢筋混凝土防撞墙,防止车辆出意外。一些路口处还有led警示灯、道口柱等安保设施。完备的安保标志时刻提醒着群众安全行车,该路段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安全路段。
据悉,市公路局从2004年至今,已先后完成8条国省道干线安保工程的实施任务,有条件的国省道均已完成绿化工程。公路在发挥交通畅通运输功能的同时,已成为乡村版图上的一道道景观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