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刺桐网!请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导航 | 新手上路 | 反馈建议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资讯 » 泉州要闻 » 交响诗剧《乡愁》31日在泉首演

交响诗剧《乡愁》31日在泉首演

2012-08-18 17:50  来源: 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

  备受瞩目的大型交响诗剧《乡愁》将于本月31日在泉州进行首场演出。昨日,在新闻发布会上相关单位和主创人员正式向媒体公布了这部诗剧的创排情况。

  交响诗剧《乡愁》总时长100-120分钟,结合朗诵、舞蹈、音乐等艺术形式,将经典作品活化于舞台,总投资350万元,以北京好风好雨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和泉州歌舞剧团为主创团队。四年前,北京好风好雨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就曾来泉,参与农运会开闭幕式文艺演出的创排工作。

  诗剧以余光中的不朽诗篇《乡愁》为背景,对海外游子的爱国爱乡情怀进行艺术诠释,展现中华民族强烈的叶落归根情结和渴望亲人团聚、国家统一的美好愿望,具有深刻的思想感召力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编剧不要稿酬以支持家乡

  交响诗剧《乡愁》的编剧是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副会长康天赐,他是永春籍乡贤,此次创作《乡愁》完全是支持家乡文化建设,一再表示“不要一分钱的稿酬,不要一个字的署名”。

  “在戏剧创作中,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如果没有各方的支持,戏剧搬上舞台只是纸上谈兵。”艺术策划、市文广新局社文非遗科科长谢万智受康天赐委托发言说,《乡愁》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体现每一位参与者高度的文化自觉。为此,他也为自己能参与这部诗剧的创作为荣,这一过程让自己的感情得到一次次升华和洗礼。

  “没有剧本,有的话只是余光中的《乡愁》。”谢万智表示,我们将《乡愁》立在舞台上,期待着赋予观众别样的精神感悟;期待着让乡愁成为对往昔事物的特别缅怀;期待着让乡愁成为一种伟大的情愫,去撞击每一位观众最深邃的心灵谷底。

  总监再现泉州南音交响

  原中央歌剧院副院长、舞剧音乐大师刘廷禹为这部诗剧作曲,并担任艺术总监,他说:“交响乐具有很强的张力,表现力也很强,可以推进剧情的发展。”

  刘廷禹说,这部诗剧在音乐创作方面充分考虑和运用了闽南与台湾特有的音乐艺术元素和素材,比如《月亮月光光》、《丢丢铜》、《天黑黑》、《行船歌》等等;同时,还选用了马思聪的名曲《思乡曲》、李叔同填词创作的《送别》、刘雪庵的《长城谣》、邓丽君演唱过的旧作《雨夜花》和费翔演唱的《故乡的云》等名歌名曲。

  四年前,刘廷禹首次来泉参加第六届全国农运会开闭幕式文艺演出艺术指导工作,给人带来了全新视听感受的《南音交响》就是他们团队创排的,此次泉州南音在交响诗剧《乡愁》中也将得到充分体现。

  导演真实《乡愁》搬上舞台

  交响诗剧《乡愁》即将上演,那么剧中余光中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呢?对此,这部诗剧导演、北京舞蹈学院教授万素说,余光中是虚的,但乡愁是真实的。乡愁是全人类共同的情感,就此而言,这一诗剧具有世界性,将引发广泛共鸣。

  “剧中余光中的母亲就是永春人王小春演的,永春元素在这部剧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万素说,永春白鹤拳、老醋、纸织画等均在剧中有所体现。

  诗剧中发出的“一湾浅浅的海峡”的咏叹,展现的是中华民族强烈的叶落归根情结,是渴望亲人团聚、国家统一的“中国情结”,“具备其他载体所无法匹敌的情感冲击力”。

  永春打造“乡愁”文化名片

  “旅居台湾的永春籍乡贤余光中先生享誉国际文坛,其人其诗已成为海峡情缘的文化意象,其著名诗歌《乡愁》在全球华人中产生强烈共鸣,传诵四海。”永春县委书记林锦明说,永春县征得余老先生的同意,深度挖掘这一宝贵的人文资源和精神财富,开始投入编排大型交响诗剧《乡愁》。

  林锦明表示,永春县作为余光中的故乡,推出大型交响诗剧《乡愁》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今后将进一步以桃溪流域综合治理和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规划建设余光中文化公园、余光中文学馆、白鹤广场、文化音乐广场等文化工程,组织实施《永春白鹤拳》动漫影视剧等一批文化产业项目,打响“乡愁”这张文化名片,加深两岸情缘,推动两岸交流。


About QZCT - 网址导航 - 生活服务 - 同城分类 - 开心购物 - 天天特价 - 信息资讯 - 刺桐社区 - 网站地图
QZCT.CN版权所有©2018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闽ICP备110116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