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玉树将建生态旅游城
2010-04-21 12:52 来源: 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按照抗震救灾指挥部拟定的灾后重建规划方案设计,震后玉树将建成高原生态型旅游城市,富有民族特色,且着力城乡一体化发展,重构县域城镇体系。重建工作将保持玉树生态环境,除了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建设外,只需要在旅游季节具备相应接待能力即可。
玉树是青海省藏族文化保存最完整也是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其独特的生存环境、宗教信仰、自然禁忌造就了高原藏族灿烂而神秘的传统文化,藏族同胞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等方面无不体现出人与自然环境的一种和谐、互惠的关系。玉树素有“法会之乡、江河之源、歌舞之地”的美誉,盛夏时节,是玉树令人陶醉的黄金时节,洒脱飘逸的歌舞、美轮美奂的服饰、赛马节的盛况,都展示着康巴藏区的迷人风采和独特魅力,吸引着很多中外游客。
正是因为玉树独特的地域和人文特色,才会在灾后重建工作中,制定“建设高原生态旅游城市”这样一个目标。
目前,青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正在拟订灾后重建的总体规划方案,并且将于4月26日提交住建部。据记者了解,日前由国家和青海省内16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已经开展玉树灾后房屋评估工作,对各类房屋损坏情况进行实地考察。
玉树地处海拔4000余米的高原之上,海拔高,气温低,重建工作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阻力。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苗圩透露,真正适合于灾后恢复重建的时间只有4个月左右,所以现在已经在超前谋划将来大规模的灾后重建工作,比如统筹考虑恢复重建所需建材的供给保障能力等等。
■相关新闻
玉树重建选址三原则
记者从国土部获悉,综合连续几天的现场排查评估结果,奋战在玉树的国土资源系统一线专家组在4月18日夜拟定地质灾害评估技术标准。青海、甘肃、陕西的技术队伍在野外开展工作时都要执行此标准,以求提出更加安全、科学的灾后恢复重建安置点场地。两份技术标准已经得到总指挥部认可。在拟定灾后重建安置点场地适宜性评估标准时,专家组充分借鉴了四川省在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积累的经验,并结合了玉树地区的特殊地理、地质环境条件。
安置点场地评估遵循三原则:一是安全;二是就近安置,经济、适用、省地;三是选址占地合法。
(《法制晚报》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