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把会议精神落到实处
2006-11-02 03:25 来源: 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我市各级、各部门在组织干部群众认真学习市党代会精神的同时,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为契机,振奋精神,扎实工作,把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
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要求全市教育系统,要以贯彻市党代会精神为动力,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实现新跨越。要抓住根本点,切实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把各级各类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成为推进学校改革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要找准切入点,扎实推进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推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要破解薄弱点,积极探索民办学校党建工作新路子,推动全市民办学校党建工作上新水平。
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提出,要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目标,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每年新增就业岗位15万个以上、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在6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常年控制在2%以内。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年培训各类劳动者25万人以上。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加快建立适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探索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扩大社保覆盖范围,各项社会保险参保率年均递增10%以上。要加强劳动用工管理,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和集体协商制度,加强劳动监察执法,健全工资支付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健全劳动争议预防、调解、处理体制,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南安市要求各级各部门以贯彻落实市党代会精神为契机,围绕“振兴南安形象、走在全省前列”的目标,抓紧当前工作,超前谋划明年。要充分发挥南安的区位优势,主动接受厦门、泉州两大中心城市的辐射,加快南安现代化工贸侨乡城市建设。要发挥产业优势,做大做强“八大产业基地”,打造现代化制造中心和特色产业基地。要突出招商选资和项目建设,实施“回归创业工程”,全力推进55个重点项目和150个工业项目建设。要突出新农村建设,扎实抓好个新农村示范村建设。要突出城市建设,加快省道308线拓改、外二环路、市区绿岸工程、内沟河整治、拦河闸施工、江滨公园改造等市政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拓展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要突出和谐稳定,加大严打整治力度,深化“平安南安”创建活动。要突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学习贯彻市党代会精神时强调,要着眼于打造创新型开发区,推动工作上有新的进步。要把握汽车制造基地、洛秀园区、出口加工区等“一区多园”平台拓展的良好机遇,加大项目推进力度,挖潜盘活清?园区,力促汽车基地一系列意向项目尽快签约落地,确保汽车基地建设的顺利推进。要认真做好洛秀组团规划编制、项目储备、资金筹措以及杏田起步区,南北主干道、秀涂码头等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加快申报国家级台商投资区,加快推进出口加工区建设。要优化创业环境,全力推进和谐园区建设。要建立动力激励机制、利益诉求机制和综合平衡机制,扎实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园区”创建活动。要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创新服务方式方法,努力建设有限政府、有为政府、服务型政府、效率型政府,切实提高服务企业、服务经济、服务发展的水平。
德化县提出,要把学习贯彻市党代会精神,与加快建设现代化绿色瓷都结合起来,努力在经济发展、城镇建设、对外开放、和谐社会构建、执政能力建设等五个方面走在全省山区县发展前列。要以“基本建成全国重要的陶瓷产业基地、全省重要的矿产业基地、全国小康水平水电农村电气化县、海峡西岸重要的生态休闲旅游区、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县”为主要目标,构建产业集群,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撑大经济总量,不断增强县域经济实力。要增加农业投入,发展特色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抓好乡镇规划及村容村貌整治,努力实现农业生产新发展、农民收入新提高、村容村貌新变化、乡风民俗新进步、管理水平新提升。要力促重点项目的建设,加快建设“一场五区”(瓷都广场和鹏祥、德事利、宝美、诗墩、城东工业区),适时启动“两环三区”(三环路、外环路和霞田文体园区、朱紫工业区、高阳工业区)建设,进一步拓展城市的发展空间。要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破解山区县发展瓶颈,有效激发发展活力、增强发展后劲、提高发展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