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佛国普陀山
2007-11-21 21:06 来源: 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普陀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也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首批aaaaa级景区,素以“海天佛国”、“南海胜境”闻名于世。位于浙江省舟山群岛东部海域,景区面积41.95平方公里,其中普陀山本岛面积12.5平方公里。普陀山以其神奇、神圣、神秘,在全国各大风景区中独具魅力,驰名中外。尤其是2006年4月16日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在普陀山的举行,达成了“和谐世界,从心开始”的共识,发表了《普陀山宣言》,更使海天佛国普陀山声名远播,享誉海内外。
普陀山气候温和湿润,空气清新洁净,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宜人,是休闲、度假、避暑、疗养、旅游观光的好地方。
普陀山是著名的观音圣地。普陀山地形地貌酷似佛教诸经所述之观音圣地,四周金沙环绕,石壁林立,山上鸟语花香,古木参天,最高峰佛顶山常年烟雾缭绕,东南洋面上的洛迦山,宛若佛陀横卧,莲花涌动,普陀山以其神奇、神秘、神圣成为观音大士的道场,成为信徒渡海登山求访大士踪迹的神秘去处。普陀山常年游人如织,佛事活动不断。每次观音文化节和观音香会期,全岛烛火辉煌,香烟缭绕、诵经礼拜通宵达旦,其盛况令人叹为观止。绵延千余年的佛事活动,积累了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观音大士结缘四海、普度众生的信念,传播广远,影响深入;山上每逢佛事,必有天象显祥,信众求拜,屡有应验,更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普陀山是大自然的杰作。普陀山四面环海,自然风光幽幻独特。山石林木、寺塔崖刻、钟声涛音给人以无限遐想。岛上树木葱茏,古樟遍野,花草繁盛,素有“海岛植物园”之称。全山共有百年以上树木66种1221株,不仅有千年古樟,还有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物种、仅产于普陀山上的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普陀鹅耳枥。秀丽的山海风光加之古刹精舍,构成了一幅幅绚丽多姿的画卷。而更为神奇的是,这里的一山一水,一石一木,似乎都被佛光法雨滋润过,石非顽石,景非痴景,有一种灵性贯通其中,似乎都与观音结下了不解之缘,还流传着美妙动人的故事。
普陀山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山。普陀山凭借着特有的幽邃、神秘的山海风光,很早就吸引众多文人雅士来山隐居、修炼、游览。据史书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普陀山即为道人修炼之宝地,秦安其生、汉梅福、晋葛洪,都曾来山修炼。自开创观音道场后,来山观光览胜者络绎不绝,宋陆游、元赵孟?、明董其昌等历代名士,先后登山游历。日本、高丽、印度、泰国等僧人和信徒也常来朝圣礼拜,普陀山高僧也常往海外弘法。历朝名人雅士、文人墨客登山游览观光,或吟唱赋诗或往来酬唱,留下了大量珍贵的诗文书画和摩崖石刻,使山僧之寺庙建筑、天赋之自然景观与大量的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构成独具特色的震旦佛国。普陀山文物古迹极其丰厚。被称之为“普陀三宝”的唐名画家阎立本所绘的明杨枝观音碑、建于元代的多宝塔、法雨寺的九龙殿均为镇山之宝,价值无量。